劳动法上关于克扣工资的处罚额度是多少
2016-09-04作者:未知来源:劳动法律网
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减少”开支,就会采取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方式。在劳动法中,这种行为应该受到其相应的处罚,那么,具体的处罚是怎样规定的呢?如果您也有这方面的疑惑,那就看下面小编为您做的介绍吧。
一、单位克扣工资在什么情形是违法的
当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时,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并且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克扣,是指用人单位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扣减劳动者的工资,没有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的行为。但,在下述情况下,扣减行为,不是克扣。
1、国家的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定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中明确规定的。
4、企事业工资与经济效益相连的,在效益 下滑时。
5、因劳动者请假扣发的。
除此之外,所有的扣减行为,都是克扣行为,皆应受到处罚。
二、克扣工资的处罚是怎样的
1、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经济补偿金。
2、支付上述项总和的1---5倍的赔偿金。
3、支付应得工资报酬的25%的额外经济补偿金。
参见法条: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也就是说除了按照规定,用人单位需向你支付拖欠的工资之外,还可以要求其给予你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对于给你造成损害的话还可以根据损害程度要求支付赔偿金。
上一篇:劳务报酬个税的计算方式
下一篇: 劳动者突然离职,工资还要结算吗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