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及法律后果
2005-11-17作者:未知来源:劳动法律网
                    《劳动法》第31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3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324号)
  按照《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但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有关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