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区强化劳动争议调解
近年来,因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衍生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劳动保障系统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促进民和的责任更加重大。广安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劳动保障纠纷调解工作,有力促进了“三大调解”协调发展,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调解组织健全,网络不断延伸
“哪里有劳动者,哪里就有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广安区劳动和保障局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形成了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调解中心”为枢纽,延伸至各经办机构、乡镇(街道)劳保所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体系。截止目前,在局各经办机构、乡镇(街道)、企业调解组织落实专门调解室59个,充实完善专业调解员267名, 并将于6月底前完成对基层调解室主任的培训工作,全面提升调解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健全考核机制,调解务实高效
广安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争议案件排查机制、对接配合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健全了信息案例报送和统计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并统一制定了简明扼要的调解文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哪里出现了纠纷就由该区域的劳动保障站调解室负责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功的出具终止文书,转区劳动保障局调解中心或仲裁机构。各调解组织的调解时限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疑难案件可以延长至20个工作日。截止目前,各级劳保调解组织已受理矛盾纠纷207件,调解成功198件,协调化解重大疑难案件5件。
三、及时总结提炼,创新工作方法
各调解室及调解人员在大力推行电话调解、上门调解、开庭调解等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了情景交融的“六式调解法”,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
情感式:调解前,先与当事人进行感情交流,拉近双方距离,化解当事人情绪,为调解工作较好感情桥梁。
亲友式:调解时,以诚相待,热情主动,把当事人当亲友看待,或动员其亲友参与调解,促使当事人乐于接受调解人员提出的调解方案。
比较式:调解中,既注重感情交流,又列举一些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充分引起当事人的心理重视,并能够联系自身情况,积极接受调解。
说理式:根据不同纠纷类别,耐心细致做好法规宣传工作,对确实由于某些原因难以处理的纠纷,及时明确告诉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避免矛盾激化。
回访式:调解后,适时进行回访,了解当事人纠纷调解后的生活、思想及协议履行等情况,全力防止纠纷反复、反弹。
联动式:加强与区法院、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的联系和沟通,对当事人讲清庭外和解的利弊,最终促进调解成功。
上一篇:关于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反思
下一篇:什么是劳动争议调解期限?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
劳动调解知识排行榜
- 01劳动争议劳动者该如何与用人
- 02劳动纠纷调解有哪些方式?
- 03劳动调解应该去哪
- 04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和仲裁制
- 05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 06劳动争议调解步骤
- 07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 08劳动调解时间
- 09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成
- 10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的情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