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回公司算不算上下班时间?
在上海某公司当维修工的老张一直都是勤勉认真的干活,去年夏天被公司指派到外地出差,回公司途中因为遭遇事故而身亡。公司除了给老张的妻子送过三万块之后,就没再搭理过老张一家了。甚至在老张妻子要求报销医药费时,反口说老张不是公司的员工。
乘黑车返厂上班,出事故公司不管
老张是上海市某公司老机械维修工,从业20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去年6月,公司安排他到河北出差。回来时因天色已晚,他就在老家密云县某村住了一宿。第二天他起个大早,5点钟就坐上一辆小型客车往市区赶,想赶上公司8点钟上班点名。但是,车行至中途遭遇事故,老张被侧翻的车压在最底下,在医院抢救三天后死亡。
老张住院期间,公司送来3万元钱,由妻子齐某代收。之后,不仅公司不再来人到医院和家里看望,即使齐某找到公司为老张报销住院医药费,也无人接待。齐某想看看老张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状况,了解一下老张每月有多少工资、能享受多少工伤待遇,但这些要求均被拒绝。事后才知道老张根本没有这些东西。
“难怪公司的人都躲着,原来是没入保险,老张享受不了工伤待遇,公司老板怕掏腰包。”齐某说:“因公司不申报工伤,公司工会的人给我出主意,让我自己去为老张申请认定工伤,并直接向区总工会反映这件事。”
经认定属于工伤,强自辩理难服人
“工会倒是好找,接待也很热情,但人家要什么我都没有。”齐某说,“公司的人办事很细致,从不给我留下只言片语。包括给老张住院送钱,也不签字留底,更不在老张住院的单子上签任何字。”按照工会派出的援助律师指点,齐某凑齐了材料。到劳动部门一递申请,两个月后,工伤认定结论下来,认定老张属于工伤。
接到工伤认定结论,该公司急了。与劳动部门交涉时,该公司不再说从不认识老张、老张不是它的员工了。因对复议结果仍不满意,该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对老张的工伤认定结论。
该公司诉称,其《考勤管理规定》明确要求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员工第二天应该休息,不用到公司上班。老张出事当天是他的休息日,不属于工作时间、工作场所或从事与工作有关的行为,故其受伤致死不应认定为工伤。再者,老张经常居住地在朝阳,上下班道路不在密云,加之他又坐黑车,存在严重过错,故将其认定为工伤不符合法律规定。
法院审理认为,该区劳动部门作为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对涉案工伤认定工作具有审查并作出工伤认定的管辖权和法定职责。该区劳动部门受理齐某的工伤认定申请后,经调查核实认定老张与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该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其于事发当日乘坐小客车在上班途中出事故死亡,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的规定,故区劳动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予以维持。
一审判决后,公司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评点
首先,企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制度规章,生效条件是经民主讨论且已向员工公示。因为这些制度规章是企业自行决定出台的,如果其未向员工公示或不经民主决策渠道产生,很容易出现对企业有利时,企业就把它拿出来、不利时就藏起来或现讨论现制订以应不时之需等现象,这样做对司法公正是很不利的。本案中,因该公司无证据证明已将《考勤管理规定》向员工公示,且未按劳动部门规定的时间提供考勤、记账凭证、工资表并指派证人接受调查,故不能否认老张在事发当天是去上班。
其二,对“上下班途中”不宜做过于机械的理解。该“途中”应理解为职工在上下班,包括加班加点的上下班的合理路途中,可以参照沿途的方向、距离的远近及时间因素等综合判断。老张为上班方便,临时租住朝阳区,尽管租住时间比较长,但其老家仍有老人、孩子也是事实,其出差后顺道回家看看、住上一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样的话,如果苛刻地认为只有从户籍所在地到单位、或经常租住地到单位是“上下班途中”,有违《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本意。事实上,劳动部门将事发地认定为“上下班途中”,彰显了“绕道合理”亦属“上下班途中”的认定标准。
上一篇:该不该放弃抢救申请工伤呢?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
工伤案例知识排行榜
- 01工伤私了协议能不能反悔撤销
- 02 未签合同无工伤保险由单位
- 03 无偿帮工受伤谁负责赔偿
- 04工伤认定48小时之限缘何屡引
- 05工伤索赔分四步走
- 06公司免责约定无效
- 07未缴社保下班途中出车祸谁担
- 08工伤死亡赔偿金分配案例
- 09“疑难杂症”的劳动案件
- 10工伤纠纷重新鉴定加大赔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