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案例 > 工伤案例 > 正文
无证驾驶 工伤 农民工权益保障
2011-06-29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广东省**市**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上诉人(原审原告)**市***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职务: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董良启、张科,分别系广东卓正律师事务所律师、律师助理。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法定代表人梁润明,局长。                                                       
     委托代理人刘鹏,该局科员。                                                       
     委托代理人梁君静,广东香山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第三人刘中华,男,汉族,住湖南省邵阳县塘渡口。                       
     委托代理人陈辉,广东德良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中山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因与被上诉人中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劳保局)以及原审第三人刘中华劳动行政确认纠纷一案,不服广东省**市第一人民法院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案经原审法院审理查明:刘中华是**公司的职工,其上班时间为8时至12时、14时至18时。2008年3月27日上午7时37分许,刘中华搭载谢兰英,无证驾驶无牌号二轮摩托车上班,当途经中山市S111线082km+800m处时,与林镜良驾驶的粤T /V2409号小型客车发生碰撞受伤。事故发生后,刘中华被送往中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经该院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等。2008年9月25日,刘中华向市劳保局申请工伤认定,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表》、其身份证复印件,《交通事故认定书》、《疾病证明书》、房屋出租者陈惠祥出具的《证明》等材料。市劳保局同日受理后,于2008年10月10日向**公司发出中劳社工认举[2008]519号《工伤认定举证通知书》,要求**公司在收到通知之日起7日内对刘中华于2008年3月27日在上班途中受到的事故伤害是否属于工伤提交书面意见和证据,并告知相应法律后果。**公司提交了认为刘中华受伤不属于工伤的书面意见、《交通事故认定书》、《欠条》等证据材料。市劳保局制作了事故线路图、《现场勘验记录》、《阅卷记录》及对刘中华、玄先毫、谢兰英、陈惠祥分别进行调查并制作了调查笔录。2009年2月19日,市劳保局作出中劳社工认[2009]975号工伤认定决定,认为刘中华是在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认定刘中华于2008年3月27日上午7时37分许在中山市S111线082km+800m处受到的机动车事故伤害为工伤,并分别于2009年3月3日、2009年3月11日向**公司和刘中华送达了《工伤认定决定书》。**公司不服,向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申请行政复议,该厅于2009年6月12日作出粤劳社复决字[2009]67号《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市劳保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公司仍不服,于2009年7月2日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1、撤销市劳保局作出的中劳社工认[2009]975号工伤认定决定;2、由市劳保局承担诉讼费。**公司诉称,市劳保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违反了事实和法律规定,应该撤销。理由为:1、刘中华无证驾驶的行为已严重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且无证驾驶与其受伤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显然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伤亡”、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2、刘中华搭载谢兰英上班的行为属其私人行为,其不是在上班途中必经道路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其受伤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公司提供证据:1、《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明刘中华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摩托车,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其受伤不应认定为工伤;2、《行政处罚决定书》,证明刘中华因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刘中华因违法行为受到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市劳保局答辩称:1、刘中华是在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经我局调查查明,刘中华是**公司的职工。2008年3月27日上午7时37分许,刘中华驾驶摩托车上班途经中山市S111线082km+800m处时,与林镜良驾驶的粤T /V2409号小型客车发生碰撞受伤。事故发生后,刘中华被送往中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经该院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等。2、我局适用法律正确。刘中华是在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情形,其受伤应当认定为工伤。3、我局的工伤认定程序合法。我局依法受理刘中华工伤认定申请后,于2009年2月19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分别向刘中华、**公司送达《工伤认定决定书》,符合《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综上,我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予维持。市劳保局于2009年7月16日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1、《工伤认定申请表》,证明刘中华就其于2008年3月27日7时37分许受到的机动车事故伤害向市劳保局申请工伤认定;2、刘中华的身份证复印件,证明刘中华的身份情况;3、《广东德良律师事务所函》、《授权委托书》,证明刘中华委托陈辉代其处理工伤认定相关事宜;4、《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5、《疾病证明书》2份、《入院记录》2份、《出院记录》2份、《手术记录》4份、《放射影像中心X线诊断报告》5份及《病情介绍》、《CT多媒体图文报告单》、《彩色病理图文报告》、《超声数字化报告单》各1份,证据4-5证明刘中华受伤的事实;6、刘中华的工作证复印件,证明刘中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7、路线图,证明刘中华上下班路线;8、房屋出租者陈惠祥出具的《证明》,证明刘中华事发时居住在中山市南朗镇美景新村97号陈惠祥的出租屋;9、中劳社工认受[2008]11247号《工伤认定受理通知书》及送达回证,证明市劳保局依法受理刘中华的工伤认定申请;10、企业机读档案登记资料,证明**公司是合法的用工主体;11、中劳社工认举[2008]519号《工伤认定举证通知书》及送达回证,证明市劳保局依法要求**公司就刘中华的受伤是否为工伤提交书面意见,并举证证明;12、**公司于2008年10月13日出具的认为刘中华受伤不属于工伤的书面意见;13、《关于**公司垫付刘中华医药费用的说明》;14、《交通事故认定书》2份、《欠条》1份、入厂须知2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份;15、**公司于2008年11月7日出具的认为刘中华受伤不属于工伤的书面意见;16、路线图,证据12-16证明**公司认为刘中华受伤的时间非上班时间,受伤的地点非上下班必经途中,刘中华的行为属违法行为,故刘中华的受伤不属于工伤;17、事故线路图2份,显示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在刘中华居住的出租屋与**公司之间;18、照片2张;19、市劳保局制作的《现场勘验记录》;20、《阅卷记录》2份,其中谢兰英陈述刘中华驾驶摩托车搭载其去万亩工业园上班;21、对刘中华的调查笔录2份,刘中华陈述事故发生当天,其顺路搭乘谢兰英去上班,受伤前其与谢兰英是情侣关系,否认其每天都接载谢兰英上班,其称往万亩工业园方向行驶行人比较少,路途比较近;22、对玄先毫的调查笔录;23、对谢兰英的调查笔录,谢兰英陈述其每天和刘中华一起上下班,受伤前刘中华每天送其上班;24、对陈惠祥的调查笔录2份,其陈述刘中华与谢兰英一起居住。证据17-24证明刘中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刘中华是在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25、中劳社工认[2009]975号《工伤认定决定书》及送达回证,证明市劳保局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分别向**公司及刘中华送达《工伤认定决定书》;26、《工伤保险条例》节选,证明市劳保局作出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27、粤劳社复决字[2009]67号《行政复议决定书》,证明**公司不服市劳保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向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维持市劳保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                       
刘中华对本案未提出诉讼意见,亦未提供证据。                             
原审另查:交通事故发生前,刘中华与谢兰英一起租住于中山市南朗镇美景新村97号207房。谢兰英上班地点为中山达亿瓦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万亩工业园。刘中华每天均搭载谢兰英至中山达亿瓦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后前往**公司处上班。                             
案经原审法院审理认为:市劳保局是**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市劳保局具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的主体资格,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属其法定职责。本案中,《交通事故认定书》、《疾病证明书》、房屋出租者陈惠祥出具的《证明》、市劳保局制作的事故线路图及对刘中华、玄先毫、谢兰英、陈惠祥的调查笔录相互印证,证明刘中华是在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市劳保局认定刘中华的受伤为工伤,并无不当。对**公司主张刘中华无证驾驶行为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伤亡”、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的意见,由于刘中华的上述行为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该行为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两者不能等同,故对**公司的上述主张,原审法院不予支持。对**公司主张刘中华搭载谢兰英上班的行为属私人行为,其不是在上班途中必经道路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其受伤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的意见,由于刘中华与谢兰英一起租住于中山市南朗镇美景新村97号207房,刘中华的生活习惯是每天搭载谢兰英至中山达亿瓦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后前往**公司上班,该行驶路线应视为其合理的上班路线,结合刘中华的上班时间是上午8时,其发生事故的时间为7时37分,该时间为合理的上班时间,即刘中华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时间、地点合理,故对**公司的上述主张,原审法院不予支持。综上,**公司要求撤销市劳保局作出的中劳社工认可[2009]975号工伤认定决定的诉讼请求,理据不充分,原审法院予以驳回。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判决:驳回**公司的诉讼请求。一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公司负担。                                                                 
上诉人**公司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改判市劳保局撤销中劳社工认可[2009]975号工伤认定决定 。其上诉称:一、刘中华长期无证驾驶无号牌机动车,严重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刘中华无证驾驶与其事故受伤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刘中华因此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显然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不得认定工伤的情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中的“违反治安管理”并不仅是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治安管理,还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涉及到的有关治安管理规定,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秩序的相关规定。二、刘中华发生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地点不是在其上班路线上,刘中华任意搭载他人在非上班路线上发生事故而受伤是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的条件的。事故线路图显示万亩工业园的方向与**公司的方向完全不同,事故地点不在刘中华前往用人单位的合理路线上,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认定工伤的条件。原审法院对刘中华生活习惯的认定不符合客观事实,刘中华送其他人上班是属于其私人事务,已完全超出劳动关系履行的范畴,其私人事务处理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仍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法律责任与法律的精神和规定相悖。                                       
被上诉人市劳保局答辩称:一、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以维持,刘中华是在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依法应认定为工伤。二、**公司认为刘中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应当认定为工伤,我局认为刘中华的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是不同的,在无证据证明刘中华有违反治安管理而受到伤害的情形下,对**公司的主张不应采信。      三、刘中华与谢兰英是一起居住在南朗镇美景新村97号出租屋,其上班路线是合理的,其每天是先送谢兰英上班再回去单位,刘中华搭载谢兰英去上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伤害时,是符合上班路线的合理范围内的。综上,我局的工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正当,请求二审法院予以维持。                                                      
原审第三人刘中华答辩称:同意市劳保局的意见,**公司上诉认为我违反道路安全法且无证驾驶,不应当认定为工伤的理解是基于过错原则,但我认为在工伤认定事故中是适用无过错原则的,**公司的理由不成立。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不相同的行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得十分明确,没有说明无证驾驶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我的上班路线也是合理的最佳的上班路线,从调查证据中看也是路线,我与谢兰英一起上班并不影响合理上班的路线。                                                                    
根据本案有关证据、一审卷宗材料以及对当事人争议证据的认证,本院确认以上查明的事实。                                        
本院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本案中,市劳保局提供的证据材料足以相互印证刘中华于2008年3月27日7时37分许,驾驶摩托车上班途经S111线082km+800m处时,与小客车发生碰撞受伤的事实。事发当天,**公司员工刘中华是在合理的上班时间、合理的上班路线内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市劳保局认定刘中华的受伤为工伤并无不妥。**公司主张刘中华无证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应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违反治安管理伤亡不得认定为工伤”,但现行法律并无规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属于《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并且未经有权机关作出认定,因此本院不予采纳**公司的主张。对于**公司主张的刘中华并非在上班途中受到事故伤害,经查,刘中华发生事故的地点在其居住地与**公司之间,刘中华是否经常搭乘谢兰英无法否认事发地点属于合理上班路线的事实,**公司无举证证明刘中华受到的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本院对**公司的上诉理由均不予支持。市劳保局作出的中劳社工认[2009]975号工伤认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当维持。                                                                                       
综上所述,上诉人**公司的上诉无理,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处理适当,本院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后记:本案是一起经过工伤认定、行政复议、行政确认诉讼工伤案,我从接受委托后,一直积极参与仲裁与起诉,根据法律法规,从新旧法律适用,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适用,上下班合理路线、工伤认定的无过错原则等问题,及时向劳动部门和法院提出自己的代理意见,最后自己正确意见被社会劳动保障局和一、二审法院采纳,获得了最终的胜诉,在现今还在《工伤条例》修改意见稿中提出上下班途中遭遇机动车伤害不认定为工伤的法律思维下,错误理解和无故扩大《工伤条例》中违反治安管理的范围,导致农民工弱势群体合法利益不能得到保障,本案不得不说是一个经典的工伤案例。此案在双方律师和公司方的共同努力下,最后双方调解结案,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更多劳动法内容尽在劳动法律网http://www.laodong66.com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