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发放时间有哪些规定
我们在公司里面工作,最关心的就是所能获取的劳动报酬,也就是工资,大部分公司在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都会约定一个工资的发放时间,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发放工资的话,就属于拖欠工资,我们可以到劳动仲裁委会申请仲裁,那么劳动报酬发放时间有哪些规定?下面劳动法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劳动报酬发放时间有哪些规定
劳动法关于工资发放时间没有规定,具体的支付日期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确定。但约定不能违反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的原则。
工资支付的时间和要求:
第一,工资支付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按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数额,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由本人签收。
第二,用人单位发放工资应该给付工资凭证,严格防止用人单位做假工资单,存折上一部分,现金一部分,以此少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少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也可以显示劳动报酬的透明度。过去习惯用工资条的形式。职工凭借工资条,可以掌握自己的收入状况,如果出现问题,也可以作为凭证,同时在诉讼时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第三,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推迟30天以上就构成拖欠。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和周工资制的人员,工资也可以按日或周发放。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无故拖欠不包括: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
除上述情况外,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无故克扣和拖欠工资的后果】
1、用人单位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用人单位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的单位无故拖欠职工工资,劳动者可以举报到劳动行政部门,将要承担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二、劳动报酬和工资的区别
(1)可以理解为劳动报酬是广义的,工资薪金是狭义的。
(2)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
(3)劳动报酬,包括:工资薪金。一次性的劳务费、稿酬所得等一切劳动所得。
(4)工资薪金,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是劳务报酬(劳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三、劳动报酬节假日如何计算
国家法定节假日实行三倍工资制度。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对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应另外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的,除正常支付加班工资外,还应该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以上就是劳动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劳动报酬发放时间有哪些规定等知识,由此可见,劳动法规定企业一般一个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给劳动者,至于具体的支付日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自行协商,并没有统一规定必须是哪一天发工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劳动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上一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怎么处罚
下一篇:劳务报酬和劳动报酬有什么区别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