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争议 > 劳动合同争议 > 正文
遭遇职场“冷暴力”
2011-11-30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古驰(GUCCI)深圳旗舰店的辞职员工也好,冠星精密表链厂的停工也罢,职工所受的不公平待遇是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是赤裸的职场虐待。而在实际工作中职场人遭受最多的还是无“把柄”可拿捏、无法说出口的“冷暴力”。与职场“虐待”相比较,“冷暴力”似乎更让人难以承受——被动一方往往承受的是沉重的心理压力。

  现状:遭遇“冷”暴力职场人多不敢言

  诺亚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专家张东宣告诉记者,“职场冷暴力”即指上司或群体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对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其主要体现在让人长期饱受讥讽、漠视甚至于停止日常工作等刺激,使人在心理上压抑、郁闷。

  小谢去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广告专业,毕业后就职于省会某广告公司,工作一年,小谢的工作状态用“夜总会”、“5加2”、“白加黑”等网络流行词形容一点不为过。

  “一下班,领导就组织大家开会,不下班吧,领导也不开,周末可以休息一天吧,领导总是打电话,问这事那事的,仅有的一天公休也弄得没了心情,唉,无语啊!”小谢言语中充满了不满。

  小谢告诉记者,这些“不满”她也只能自己消化,实在气愤了就和亲戚朋友说说,她说自己可不敢直接顶撞经理或找领导提意见。她觉得可能同事也都有意见,但是平常也不敢和同事议论,担心走漏风声。

  和小谢一样,王丽也从来没有体会到工作的快乐。王丽的主任是位被她称为“姐姐”的公司老员工,她对王丽倚老卖老,大事儿小情都指使王丽去做。甚至是给家人买火车票、交水电费等私事,也让王丽去做,而且还经常“忘记”还王丽垫付的钱。偶尔王丽表现出不情愿,“主任姐姐”还会拿王丽的工作说事。对此,王丽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我已经入职一周了,但是不管做什么,好像周围同事和领导都漠不关心,我就像是一个局外人,怎么都融不进这个集体,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刚毕业的张敏告诉记者。

  ……

  在记者采访的几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形形色色的“冷暴力”充斥着职场,在“冷暴力”面前,受害者大都无所适从,他们大都认为“不公正待遇的实施者都是自己的领导或是企业的负责人,既然拿着企业支付的工资,就没有公平可言。”诺亚人才网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对待职场“冷暴力”43%的职场人会选择息事宁人,一方面由于这部分人群对于法律意识的疏忽使得自己长期忍气吞声,另一方面迫于生计的压力不得不暗自承受。

  调查:“冷暴力”多数出现在一线人员

  现实工作中,职场“冷暴力”也分“等级”,很多职场人日复一日地身处在“冷暴力”中却懵然不知——“被孤立、被打压、被忽视……”面对这样的职场环境,职场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

  “职业升迁、转型、行业选择、市场竞争……”本就沉重的职场压力早已使得职场人如履薄冰,还要承受不同程度的“冷暴力”,更是不堪重负。张东宣认为,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主为了压缩人工成本、赚取高额利润,通常会在一线工人身上做文章。“冷暴力”也多数出现在一线服务人员、操作人员、装配工等操作层面。

  石家庄铁道学院心理咨询中心魏文风认为现在出现的职场“冷暴力”,根本上来说是现代企业制度与中国化进程结合的产物。企业管理者把人从自主人变成经济人,劳动力廉价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把劳动者作为经济动物而不是人本主义所认为的“人”,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自然需要员工付出多一些。领导一层一层压下任务来,到最基层的一线员工,心理负重最大,所以,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一线人员遭遇冷暴力较明显。

  “除此之外,由于企业文化和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也导致了‘冷暴力’。”张东宣告诉记者:“我们曾做过一项相关调查,因人际关系问题离职的比例高达46%。企业文化与个体差异是产生职场‘冷暴力’的诱发因素之一。由于个人性格与固有的企业文化之间发生冲突,与周围环境不相融洽,进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对此,职场人应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了解所在企业文化氛围、处事方式、沟通方法等‘软环境’,调整自身行为方式,缩短与周边环境的磨合期,迅速融入到团队中去。”

  对策:和谐关系化解职场“冷暴力”

  面对各种等级的职场“冷暴力”,的确让职场人无所适从,职场人该如何化解职场“冷暴力”,捍卫自身权益呢?

  天地通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副总监史兵峰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很多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被企业广泛接受,所以员工遭遇“冷暴力”,可能是工作中出现摩擦,或者员工个人性格不够豁达,其实只要做好沟通,“冷暴力”还是可以避免的。再者说改善员工关系也是企业发展前进的必备要素。目前一线员工招聘很难,维持起来更需企业“用心”。

  史兵峰认为:“‘人岗匹配能干事,人气匹配留得住,人人匹配合得来,’这是职场关系融洽最佳状态。但是目前五花八门的职场‘冷暴力’充斥其中,肯定是某方面的不匹配造成的。‘员工进入的是公司,离开的是上司。’大多员工离职的都是因为和直接领导关系不和谐。”

  诺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高级职业指导专家杨光提醒职场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上司满意。好的绩效不光体现在工作业绩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日常沟通上。因此,如果工作中明确地认识到这点,并能实实在在实践,上司就很难找到实施“冷暴力”理由,达到上下和谐的目的。此外,要学会轻松和平静地对待工作和同事。同事很难成为好朋友,因为始终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当利益发生冲突时,暴力在所难免。认识到这点很重要,处理同事关系的最好方法是相敬如宾。学会轻松对待工作,平静对待同事,这样工作关系也就和谐了。

  张东宣认为,“做人胜过做事。”尽管是句老话,但很实用。其实很多职场问题的原因,主要源自于大家太关注于把事情做好做完美,而很少关注如何把人际关系处理好,在秉持“先学做人”的原则学会工作,那职场的所有关系就和谐了。

  “记着让自己更坚强、更强大、更可爱。工作不是生活的重心,但没有工作,就会缺乏生存的基础,因此为了让基础更雄厚一点,那么就需要先学会坚强,快速的发展需要你变得更强大一点,更有市场价值一点,抓紧时间充电、多学一点新鲜的知识甚至锻炼身体都是不错的考虑。”张东宣说:“如今倡导和谐用工关系、人性化管理的今天,多数企业会将‘人文关怀’放在首位,但仍不乏少数企业欠缺这方面意识,将员工当作资本来对待。因此,在进入企业之前,最好通过其在职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氛围及大环境。其次,要切实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及应对危机的解决能力,将职场不公正待遇拒绝在门外。”

  杨光表示,职场人,特别是作为管理者的职场人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职场、“冷暴力”的危害,首先不去成为一个非人性化管理的实施者;其次,一旦遭遇职场不公正待遇,要能够理性、积极地处理。对于明显违背劳动法的“冷暴力”行为,职场人要利用法律武器坚决应对。劳动合同法中对于这部分有详细解释,劳动者可根据情况选择仲裁解决,不要因为惧怕企业方而长期忍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延伸阅读:劳动法全文劳动合同法全文

更多劳动法内容尽在劳动法律网http://www.laodong66.com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