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统计局20日联合发布了《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工资分配、劳动保障法制与监察和基础建设六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劳动就业。2007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4万人,有51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年末全国已有86.9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占零就业家庭总数的99.9%。
——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参保人数和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末增加1300万人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亿人以上。全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08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基金支出合计78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劳动关系。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继续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全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0万件,比上年增长11.9%。
——工资分配。全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4932元,比上年增长18.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6%。全年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保障法制与监察。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国务院颁布《残疾人就业条例》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年末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71个,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组建率为94.2%。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配备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2.2万人。
——基础建设。截止年底,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城乡统筹就业和培训、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和劳动保障基础能力建设三个系统工程13个项目,已有12个立项并基本落实资金,共约67.7亿元。金保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年末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与劳动保障部实现了联网。年末全国已有229个地级以上城市开通了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电话。(新宇)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