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劳动部门称无良职介多涉暴力 执法者也曾遭威胁
2010-08-28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无良职介”利用欺诈、骗钱、殴打、威胁等恶劣手段,猖獗地蔓延在灰色地带,职能部门虽多次查处,可“无良职介”仍然像野草一般死灰复燃。在求职者的一片叹息声背后,却是执法部门的无力与无奈。

  昨日上午,市人力资源局劳动监察支队负责人何柱坚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感叹,“一次次的联合查处,最后的结果都是治标不治本。没有震慑作用的查处,导致了无良职介更加泛滥与嚣张。作为监管部门,我们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无力,如果不能让他们只要违规就一次性死亡,那彻底清除无良职介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就连执法人员都会受到无良职介的威胁与恐吓,求职者的处境那就更加无助与无望。劳动监察支队负责人多次表示,要是职介欺骗求职者后,可以对他们的经营场所查封,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制裁,那么“无解”的职介难题一定可以有解。

  职介机构为何泛滥?行业准入门槛太低

  如果想办职介所的营业执照,那么就必须先办理《职业介绍许可证》。而现实的情况是,人力资源部门早已严控《职业介绍许可证》的办理,所以现在职介机构根本办不到职介所的营业执照。

  目前,东莞全市只有103家职介机构拥有《职业介绍许可证》,而这也都是之前办理的。那么,现在想开办职介机构怎么办呢?何柱坚说,“办不到职介所的营业执照,那些职介机构就转而注册劳务派遣公司。”

  在2008年前,劳务派遣是政府人事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而之后劳务派遣公司直接被推向市场。市场化的劳务派遣公司,开始能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了,而门槛就是50万注册资金。何柱坚直言,“没有完善配套的监管,现在办理营业执照的劳务派遣公司开始泛滥,一些没有证照的‘黑中介’,如今都通过注册劳务派遣公司,穿上了合法的外衣。”

  “我们曾和工商部门协调过,可是根据政策法规,他们说别人注册的手续齐全,也不能不批。”如今,放眼“无良职介”,面对检查时,大多并不惧怕,声称自己有证照,他们就是打着劳务派遣的幌子,端着职业中介的饭碗。

  劳动监察支队建议工商部门在审批发放营业执照时,可以要求对方将50万的注册资金放入监管账户一段时间,以检查对方是否有注册劳务派遣公司的实力。

  违规职介为何查处难? 证据收集难度大

  何柱坚说,“‘黑职介’遍布东莞多个镇街,有蔓延之势,劳务诈骗非常猖獗,‘黑职介’多通过工商部门登记,一个办公室几张桌子就挂贸易公司或销售部等之名实施诈骗,成本投入低,但骗取数额大,日均骗取数千元甚至上万。”

  求职者遇到欺诈后,往往会因为没有交费收据等证据,投诉到劳动监察部门,执法人员过去,对方不承认也无可奈何。“他们一般在职介所收钱,收完钱或者不给你开收据,就算给你开了收据,也会被给你介绍的公司收回,这样,求职者手上一般很难留有收据等证据。”

  还有一些劳务派遣公司常常跨区域运作,因为涉及到几个城市,收集证据就更加困难,那就更加无法监督。

  何柱坚举了一个实例,“前段时间,虎门一家劳务派遣公司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还把自己的营业执照放在网上。求职者被该公司派遣到中山上班,出现了劳务纠纷,我们执法人员在虎门一栋5层出租房的顶楼才找到了这家公司。可公司人员看见我们去了,连门都不开。他们也有营业执照,又涉及到两个城市,最后根本没法取得有利的证据,我们想查处也无可奈何。”

  另外,对那些与职介串通的皮包公司,执法部门去检查时,里面往往什么证据都没有。“每次只能查获到一些账本之类的东西,但上面只有例如5A、6B之类的数字与字母的代码。”

  为此,劳动监察支队建议求职者,在交钱后,可以先将收据复印下来,就算收据在下一阶段被职介机构收回,我们去查处时,也就有了证据,让他们钻不了空子。

  黑职介为何难以杜绝? 执法查处权限太小

  对“黑职介”的查处,人力资源部门现场处理一般只能做到没收招聘广告、查扣相关资料,难以予以行政处罚。即使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查处,由于缺乏相关证据,受骗的求职者也没有任何证据,也难以将其有效处理,常常会出现上午查封、下午再重新开张的现象。有的“黑职介”与执法者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执法人员一到,或者落下卷闸,或者一哄而散,导致黑职介难以真正杜绝。

  劳动监察支队负责人说,“虽然劳动监察部门是职介机构的主要监管单位,但是碰见不良职介,我们也只能罚款、查扣资料之类,并有查封的权力,对违法的人员也没有任何的处罚权。权限太小,有心查处,无力断根。”

  劳动监察支队负责人说,“每次我们接到投诉后执法时,对一些有营业执照的违规职介机构,在掌握证据后,会处以9000元左右的罚款,但没有一次罚款能执行到位的。”

  “我们开了罚款单,他马上就去工商部门变更公司名字,虽然还在原来地方营业,还是那一套人,但他们就称不是以前那家公司了,拒不交罚款。我们咨询法院,按照法律改了名字,就无法执行。而这些职介机构的法人代表,资产多在老家,执行起来就非常难。”

  劳动监察执法人员 曾遭无良职介跟踪威胁

  何柱坚介绍,劳动监察执法人员,在对违规违法的无良职介查处时,如果单独一个部门去执法,经常遇到恐吓威胁。职介所的人说他们只是讨口饭,如果我们查处他们,就会对我们怎么怎么样。如果是多部门联合执法,当时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但之后他们会对执法人员进行威胁报复。

  他举了一个例,“有一次,横沥劳动监察执法人员联合多个部门,对横沥新城工业区的一个违规职介进行了查处。没想到职介所里的人竟然跟踪横沥劳动监察执法人员。有个执法人员下班时,对方就在办公楼外拦住了他,说他们知道这个执法人员的家住在哪里,家人有什么人,妻子在哪里上班,全部说得很正确,威胁我们执法人员,说再去查处,就会报复这个执法人员的家人。”

  “有个执法人员对一个职介所查处后,不久就遇到了恶意造成的车祸,虽然没有证据就说是职介所报复的,但明眼人还是看得很明白的。这些无良职介,都有一个团伙性质,利用暴力和威胁手段做违法的事情。我们的执法人员都会被他们威胁报复,更别说求职者了。”何柱坚还再三叮嘱记者,要注意安全。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