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因地制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大理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通过财政补助等手段,调动广大农民和培训机构积极性,大力开展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以点带面,积极组织,有序输出。2005年10月,大理市首批输出的农民工赴广州花都市振兴玩具制造有限公司就业,除发给每人补助费用100元外,市农业局、司法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还认真对这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了外出务工知识、劳动合同、维权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发放了《农民工维权宣传手册》等相关宣传资料。最近几年来,大理市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一直坚持不懈,今年3月,上关镇组织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输送到广州东莞绿扬鞋业有限公司工作。6月,该市中等职业学校又联系组织了31名家在农村的学生输送到广州珠海市工作。
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有力推动劳务输出工作良性发展。根据各个时期劳务输出的情况特点,这个市不断总结和摸索出一些较为适用的工作模式。2007年9月,上关镇兆邑村委会组织48名农民工赴苏州安捷包装公司就业,到达后由于条件较差,农民工不愿进厂工作。经多方调解,48名农民工由苏州转送到浙江省义乌市奥星集团顺利实现就业。多年来,大理市严格执行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六不送”:不是正规企业不送,效益不好的企业不送,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的不送,劳保待遇不健全的不送,社会治安不好的地方不送,未经考察过的企业不送,从最大程度上确保农民工“出得去、稳得住、有钱赚”。
把培训基地办到乡镇、村委会,因地制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大理市农村劳动力多数只想离乡不离土,而该市自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又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这个市就尽量侧重于加强就近就地转移工作,而输送到市外的农村劳动力则以帮带和自发输出为主。几年来,这个市下大力重点抓好4个培训基地建设,以大理经济开发区劳务市场为依托,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拓宽服务功能,使中介组织逐步成为联系农民工、连接用工企业的桥梁。据了解,从2005年至今年上半年,大理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55600多人,新增转移就业42000多人,其中省外2800多人,市外11300多人,市内27800多人。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