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两万
从全市农民创业就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1-7月,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0.9%。同时,新增农民创业0.87万人,创办各类企业1245个,带动就业1.5万人。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拓宽农民创业就业渠道,引导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8.92万人,其中就地转移51.04万人,异地输出17.88万人,转移比重达到71.9%,列全省第四位。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79.9%,超过省下达目标9.9个百分点。其中,今年1-7月,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0.9%,位列全省第一;新增农民创业0.87万人,创办各类企业1245个,带动就业1.5万人。截至7月底,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7万人,其中转移前培训1.02万人,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1.5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86%、102.3%、77%。同时,全面推行新农保制度,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上半年,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6563元,同比增长13.7%,其中工资性收入达3752元,占57.2%。
此外,农民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和载体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共有707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了人力资源保障服务站,基本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对面”、“零距离”的服务,村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尤其是基本形成市、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创业服务网络和城乡一体、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工作格局,成为全省首创。在农民创业载体建设方面,截至7月底,全市已经建成各类农民创业基地32家,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成功吸纳各类企业1245家,创造就业岗位达14589个,平均每家创业基地带动农民就业达570人,成为带动农民创业的孵化器。
会议强调,下一阶段,我市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农民创业就业;强化平台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创业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广辟就业门路,积极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空间,推动我市更多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照煌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曹当凌、市政协副主席赵腊根出席会议。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