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劳动工资改革成功源于调查研究
2010-09-06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手拄拐杖,满头银发,80岁的张文超操着浓厚的客家口音,面对记者侃侃而谈。张文超是深圳市首任劳动局局长,现在和老伴在通心岭小区里安享晚年。

  顺应外商要求率先打破“铁饭碗”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深圳在全国率先对用工制度进行改革,而且最先引入了如今尽人皆知的词语:炒鱿鱼。这幕后的“操刀人”就是张文超。

  张文超是广东省五华县人。来深圳之前他任广东省劳动局工资福利处处长。1978年到1981年,他曾四次到深圳调研。

  1980年3月,张文超陪同省劳动局领导到深圳调研,召集港商座谈。会上港商们说,内地都是招固定职工,工人捧着“铁饭碗”,我们需要的人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企业没活力。深圳第一家中外合资宾馆竹园宾馆的香港投资方、妙丽集团董事长刘天就建议:“老板与工人签合约订合同,可以根据员工工作情况辞退或招进新员工,即打破‘铁饭碗’。”

  “当时,有七八家外商企业都要求砸掉铁饭碗。”张文超回忆,省劳动部门表示,原封不动地照搬内地的用工制度在外商企业上不合适,赞成深圳可以试着去改。当天开完座谈会,省劳动部门的领导找到深圳市副市长,提议让竹园宾馆作为试点,大胆试一试。

  1980年10月,竹园宾馆在全国首开先河,试点劳动合同制。次月,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新中国第一份劳动合同就在这里诞生了。这份合同规定,企业与员工可以双向选择,如果不满意,可以互相“炒鱿鱼”。

  1983年1月,52岁的张文超调任深圳市劳动局局长。他的到来为深圳劳动改革揭开了序幕,其被称为“工资专家”。

  走马上任之后,张文超立即对深圳市的用工制度进行了调研。

  1983年8月,深圳市政府颁布了由他调研起草的《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的城市。

  工资改革从“边境补贴”开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用工难题解决了,但工资问题越来越突出。

  “工资问题在当时相当敏感,但不改革根本无法适应。深圳的工资还是实行全国1956年制订的工资制度。那时广州工资最高,是10类工资,每月62元钱。深圳属7类工资,每月57元。”张文超说。随后,在省里召开的工资会议上,不少与会代表提出对工资标准进行调整。省领导拍板:“咱们不叫提工资,叫补贴,每人每月补贴20元。补贴什么呢?深圳属于边境,就叫边境补贴。”

  按照省里的决定,深圳的边境补贴开始实行,钱由当时的宝安县支出。

  “边境补贴”开了深圳工资制度改革的先河,但是来深圳投资的外商认为还是适应不了形势。张文超说:“企业的工资问题最难办,不能一刀切。在一次港商座谈会上,港商们希望按工厂利润来浮动工人工资,调动工人积极性。我们请示市有关领导,经过他们调查研究后,决定将企业工资分成固定工资加上浮动工资的分发结构。”

  “后来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也进行了改革。1983年8月,市委要我们拿出方案来。我提出了180元(科员)的工资水平来指导工资标准,一职分4级的方案。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后采用了这一工资标准。”1983年9月,深圳开始按新的工资标准发工资,工资分4块:基本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

  1987年5月,市政府对改革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将基本工资并入职务工资内,将“一职一级”标准工资改为“一职多薪级,小级差”的职务工资标准,将年功工资改为工龄津贴,加了教龄、护龄津贴,建立正常化的考晋级和加薪制度。

  率先改革社会保险制度

  1980年起,深圳开始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这也是领先全国的举措。张文超告诉记者:“当时与一部分港商开会讨论,我提出搞了合同制后,员工的劳动保障应该如何确保的问题。有港商代表提议,钱他们可以出,但政府应当成立一个部门,来统一核算缴费标准和保管这笔钱。新员工少收保费,老员工则多收。等到员工退休后,由这个新部门发放养老金。我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

  最初,深圳的劳动保险是让员工将工资的20%作为保险金。张文超记得当时有些员工不同意,说本来工资就不高,再缴这笔保险费不划算,张文超又一一去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从1980年起开始收社会保险费,实行社保统筹。

  从1982年起,深圳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又历经了单项改革、综合改革和深化改革等3个阶段。张文超介绍:“从1987年起,为了稳定外来劳务工,深圳允许他们在深参保,但要求连续缴费15年,且在退休前应连续缴费3年,才能在深圳领取养老金。我们当时想到劳务工出来工作不容易,他们如果能缴够年限,退休后至少能有退休金养活自己。”对此,劳动部专程派7位专家来深圳考察,一致认为这个办法好,不但搞活了企业,也让工人“后顾无忧”,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于是在全国进行推广。

  张文超任深圳市劳动局局长11年,参与并见证了改革开放窗口一幕幕重要的历史时刻。张文超认为:“这么多的改革事件成功要归功于调研,有了反复的调查研究,事情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