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北坞农民告别“瓦片经济” 劳动力八成找到工作
2010-09-06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再过不了几天,海淀区北坞村农民将开始搬迁住进新楼。

  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一年多的时间,这块30公顷的土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将一片片低矮杂乱的院落变成花园式小区,而且已有81%的农民找到工作,实现就业,不再依靠租房搞“瓦片经济”,北坞村也达到充分就业村标准。

  806名劳动力有就业台账

  北坞村,是四季青镇玉泉行政村所属8个自然村之一。全村有农业户籍人口1427人,其中农村劳动力806人。

  虽然叫农民,但这里近20年已没有传统的农业生产了。试点启动前,村里到处是低矮杂乱的院落,招租、求租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很多村民宁愿坐守自家房屋,靠房租满足生活需求不愿外出就业,“瓦片经济”突出。此外,村民文化水平较低,不适应进入新兴产业就业,加上乡镇集体经济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导致当时全村就业的只有423个劳动力,占总数的52%。

  伴随着拆迁整治,促进就业过程也在同步推进。

  第一步先要了解村民缺什么、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四季青镇社保所所长苗金苹说,通过问卷、入户等方式,他们对镇域内359家企业进行了多次调查摸底,建立了全村806名劳动力的就业服务管理台账,全面摸清了村民的基本情况和就业需求。

  服务站人员陪农民面试

  怎样实现农民回迁后尽快就业?

  在市级和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北坞村就业服务站去年底成立,这也是本市在自然村建立的首个服务站,不仅能开小型招聘会,还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给村民讲政策、做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培训报名等事务性工作。

  前期工作完成后,区、镇、村还联合建立了就业助理服务小分队,集中15名工作人员担任助理员,对有就业愿望的383名村民提供服务,通过朋友式的谈心职业指导、陪同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等方式帮其就业。

  26岁的小伙子石震几年前曾在一家电子公司干过临时工,就因为活儿累待遇低,他干脆回家了,靠出租自建房过日子,虽然挣钱也不算多,好歹是累不着、图个自在。北坞村拆迁后,石震惟一的收入来源没了,自己也有点儿着急,就业服务站组织的三次招聘会他都参加了,可一无所获。究其原因,就是“工资太低,一个月才1000多元,不愿去”。

  了解了石震的真实想法,负责跟他沟通的就业助理员徐静先是帮他正视自己的情况,毕竟没有高学历,也没有专业技能;然后又把转移就业的相关政策掰开揉碎地给他讲了一遍。“敢情到企业上班,我也能跟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单位还给我上保险。”听完,石震一拍脑袋才恍然大悟,“工资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就业以后还能有社保,这可是个大优惠,比以前强多了。”

  没过多久,在就业服务站的推荐下,石震成功地到了一家汽车4S店工作,发挥自己会开车的优势,每天帮客户移车、交车。“这儿还真适合我,干得顺心离家又近。”他对这个工作很满意。

  企业把招聘会开进村里

  农民在就业市场上有先天的劣势,无论技能还是信息都极度缺乏。

  在他们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班是必不可少的。“村民愿意干什么,我们就办什么。”玉泉山农工商公司经理、北坞村就业服务站站长刘永利告诉记者。了解到村民就业意愿相对集中的是物业管理、插花绿化等岗位,培训班就直接开进村。

  农民不愿离开家或者离家太远。工作人员就在四季青周边的高校、写字楼等,主动上门开发物业管理等岗位。在单位招用和个人意愿对接的基础上,还随时带着经过筛选的企业进村开招聘会。截至目前,6场招聘会共引来80多家单位,提供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

  “现在每天还有人来这儿找工作,今儿一上午还来了5个人呢。”刘永利说。往年,三四月份通常是村民到处找工作的高峰;而今年的求职高峰则发生在北坞嘉园建成后。“不光是本村的,邻近村要求上班的人也多了,特别是物业管理岗位,那是相当火。”

  此外,针对村民就业对集体经济依赖性强的特点,四季青镇投资了50万元成立了劳务派遣组织,已开发了31个岗位组织农民转移就业;对“4050”人员,镇里还预留了北坞嘉园物业、玉泉郊野公园等60多个公共服务项目岗位,为大龄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北坞村试点自去年初启动后,通过镇域企业吸纳、公共岗位安置、自谋职业消化、规范用工行为等多种途径,新增农民就业228人,已经就业农民达到651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1%,达到了充分就业村的标准。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