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劳动密集型服装企业:在迁移中淘汰
2010-09-07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据越南《投资报》报道,越南纺织服装协会称,目前越南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虽然现在只是第三季度,但许多企业均取得了全年的出口订单,而且出口价同比增长15%,部分企业甚至还签下了明年的出口订单。如:越南TNG贸易投资公司和美国公司签下了价值4500万美元的订单;芽皮、越进等公司正在和合作伙伴商谈明年的出口合同。

  ·2010-2015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0-2015年中国服装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2010-2015年中国运动服装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将这则新闻与国内外贸订单难寻加工厂、原材料、劳动力涨价潮联系,不由感慨: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尤其是挑战。

  纺织服装产业从最初的欧美地区向日、韩、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迁移,后来来到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进而又开始向中国内陆地区转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迁移曾经推动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

  现在,迁移潮再次开启。很多政府和企业都对此有心理准备,但迁移之后,我们还要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竞争优势吗?

  中国的服装产业只用了25年就超过日本50多年的发展成果,服装产业的迁移轨迹也颇为纷繁复杂。以童装来说,童装最早的生产加工基地在广东佛山,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转移到福建泉州,不到10年,童装产业基地又再次迁往湖州,一个原因是湖州的综合成本更低。裤装产业也有些类似,最早的裤装生产基地在广州,后来转到福建晋江,现在又转移到河南、湖南、辽宁,逐渐向劳动力和土地更便宜的内陆迁移。

  很显然,现在中国制造业和代工工厂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工资过高会削弱企业的成本优势,工资太低则与体面劳动尊严生活的方向相悖。而且,内迁所带来的成本差距其实正在中国内陆逐渐缩小。企业内迁后,当地的员工底薪也是执行1200~2000元的工资标准,并不能节省多少人工成本,而购置地产、重建厂房却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如此看来,迁移的确可以让产业延续命脉,但一个产业如果没有品牌,只靠劳动力、只靠迁移又如何谋求生存?没有品牌,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没有附加值,那么,这些产业在迁移的浪潮中只能慢慢衰落。产业转型并不会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廉价劳动力时代也许还会继续,但靠压低劳动者报酬赢利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将在这次迁移中面临淘汰换血的莫大压力。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