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山东省加强职业卫生工作
2010-09-17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近年来,职业危害成为影响劳动者健康的重要因素,职业病危害影响社会稳定,某些职业病危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劳动者尤其是广大农民工的职业健康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此山东省加强了对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视。

  我省工业门类齐全,职业病危害分布广泛,涉及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三十多个主要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恶劣,生产工艺落后,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过去几十年危害面广、后果严重的铅、苯、汞、锰、有机磷农药等老的职业危害尚未得到根本控制,近年来随着新型产业的发展又出现了正己烷中毒等新的职业危害,我省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患病人数和新发病人数居高不下。

  目前,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程度低,不能履行所应承担的职业病防治义务和责任,一些地方或企业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漠视劳动者健康权益,甚至以牺牲劳动者健康换取经济利益。在监管方面,还存在监管力量薄弱,职业卫生监督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职业健康权益,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在总结近几年职业卫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实践了职业卫生“六进” 宣传活动、“四个一工程”、职业病例溯源监督检查等有效措施,职业卫生监管水平和监管效能显著提高,职业卫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宣传教育先行,深入开展开 “六进”宣传活动。在日常监督执法工作中,该所充分认识到,广大劳动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直接影响职业卫生监管效能。劳动者了解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知识,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要求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责任,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对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病防治知识水平,我省组织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了职业卫生知识“进企业、进职业技术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劳务市场、进企业” 的“六进”宣传教育活动。我所印发了《全省职业卫生“六进”宣传活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工作要求等,统一设计、制作了《农民工职业病防治知识手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画、宣传单、宣传扑克等宣传材料,发放全省。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卫生监督员将检查与宣传相结合,深入企业开展宣传、培训;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活动,深入企业、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咨询;充分利用春节后农民工返程务工高峰时机,组织卫生监督员及职业病防治专家到火车站、汽车站进行宣传活动,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发放宣传材料,接受群众咨询;为提高广大劳动者懂法学法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了“山东省《职业病防治法》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答卷近4万份,答卷评分在90分以上的达95%。90余家企业组织职工集体参加了有奖问答。

  截至目前,全省职业卫生宣传进企业970家,接受宣传人数166744人;进职业技术院校57家,接受宣传人数22084人;进农村147个,接受宣传人数122041人;进社区121个,接受宣传人数90658人;进交通站点78个,接受宣传人数6598人;进劳务市场62个,接受宣传人数31098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采取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制作展板、宣传横幅、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现场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普及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通过宣传,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增强了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是开展职业卫生“四个一”工程活动,提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针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如何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知之甚少,职业卫生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的现状,我省开展了职业卫生“四个一”工程活动,即为企业送一本法律书籍,为企业劳动者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指导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系统,与企业签订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责任书。“四个一”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已分两批在63个试点县开展了试点工作,狠抓薄弱环节的改进,认真落实工作方案和制度措施,尤其是加强了对新上岗农民工的宣传培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档案建立等方面工作。通过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模式,夯实了职业病防治基础,有效推动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防治水平。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共向12999家企业赠送了《职业病防治法》、《农民工职业病防治知识手册》宣传手册,11098家企业已签订职业病防治责任书,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企业10564家,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企业9541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人次数777145人。

  三是开展职业病溯源监督检查,降低职业病发病率。为有效控制职业病发病,减少新的职业病病例的发生,切实降低全省职业病发病率,我省以新发职业病病例为线索,对发生新发职业病病例的企业开展全面监督检查,认真查找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发病原因和主要职业卫生问题,督促企业立即整改。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对违法情节严重的,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同时,坚持监督与指导、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过程中,主动帮助企业分析发病原因,解决实际困难,指导整改提高,推动企业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和能力,确保监督检查取得实效。

  去年,该所对2008年全省职业病发病数据进行梳理,对20家职业病高发企业的546例职业病人进行了溯源调查,同时要求各市卫生监督机构辖区内2008新发职业病人进行溯源调查,至2009年底,2008年所有新发病例全部完成溯源。

  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对去年新发职业病病人的60家企业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对15家企业进行了当场行政处罚,警告13家,处罚金额2万元;已对318例职业病病例进行了溯源调查,经检查发现新发职业病病人已经调离原作业岗位,对职业病病人的安置、治疗、疗养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要求。

  四是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我省结合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确定以煤矿、非煤矿山开采、石英砂加工、石材加工、机械制造、建材、冶炼、水泥制造、箱包加工、制鞋、家具制造等存在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的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大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

  重点检查了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特别是外协工、农民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包括用人单位年度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制定、职业健康监护经费落实、职业健康检查开展、体检项目与所从事工种的相关性、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对患有职业禁忌证人员的调离,以及对职业病病人妥善处理等情况。

  截至目前,全省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企业2889家,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企业4322家,卫生监督机构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8857份,行政处罚单位250家,罚款金额174.38万。

  五是开展示范企业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推动用人单位认真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性,树立职业卫生工作先进典范,带动全省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我省卫生、安监、总工会、劳动和社会、煤矿安监部门联合开展了山东省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评选活动,在全省先后分两批评选出80家“山东省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并给予表彰和宣传,鼓励先进企业,打劣扶优相结合。

  六是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我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的通知》,要求各地指定综合医院或疾控中心申请资质。目前,各地申报工作及专家审核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今年4月,我省组织开展了全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共检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21家(其中甲级资质7家,乙级资质14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机构45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53家,职业病诊断机构13家,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2家,放射防护检测机构16家,个人剂量检测机构1家,抽查比例达53.7%。检查发现,我省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质量管理日趋规范,技术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有较大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能保障我省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不断提高全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和水平,省卫生厅多次举办职业病诊断培训班及职业健康监护培训班,为我省职业病防治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七是开发建设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加强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加强全省职业卫生信息化管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该所于近期组织开发“山东省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该项目以我所为全省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数据中心,覆盖全省17市卫生监督机构和近百个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组建一体化的职业健康监护服务网络系统,可及时监督、管理、统计分析全省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实现职业病、疑似职业病实时自动上报,并具有查询功能。目前,该系统正在开发建设中。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探索完善职业卫生长效监管机制,继续开展职业卫生“四个一”工程、职业卫生“六进”宣传活动,年底,将对全省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继续对新发职业病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查找职业病发病原因,减少新的职业病病例的发生;对重点行业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企业农民工、外协工、社会用工的健康查体作为重点检查内容,提高全省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率;进一步做好全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