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5-34岁女性当“全职太太”的全国最多
近期,根据黑龙江女性研究所一项关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率的调查显示,我省25-34岁女性劳动参与率全国最低。女性研究专家认为,男女不平等的“大男子主义”观念及公共家庭式照顾设施不完备的社会现状,是造成这个年龄段一些女性只能在家照顾孩子,不能正常参与社会劳动,被动式成为“全职太太”的重要原因。
根据我省《城镇男女劳动力参与率》调查显示,25-34岁的女性,正值是孩子处于0-6岁的阶段,我省女性劳动参与率占男性的6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在全国30个省中居于最末位。
今年26岁哈市市民张云刚当了妈妈就不得不辞职,在家当上了“全职太太”。据她讲,丈夫老家在外县,自己娘家虽然在哈市,但父母身体都不好,不能帮助自己带孩子,自己只能放弃做美容师的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对于孩子长大后,是否自己还能重回职场,张云心存忧虑,孩子大了她的年龄也大了,美容行业多倾向于招聘年轻的女孩,自己根本毫无竞争力,现在只能到时再做打算。
35岁王女士已在家做“全职太太”6年有余,孩子今年开始上小学,有了空闲时间、打算重返职场的王女士发现,根本找不到一家单位愿意接收她这个年龄段的人,原来从事的公司文职工作已过创业黄金期,再从基层做起,很难找到机会,除非去销售或是家政类的体力劳动,拥有本科学历的她又不甘心,只能不情愿地在家继续做“全职太太”。
据黑龙江女性研究所所长郭砾表示,我省女性劳动参与率全国最低,从侧面反映出我省性别平等观念较差,认为照顾孩子只是女性责任的“大男子主义”观念根深蒂固,这种性别认知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强化性,虽然一些女性是自愿加入到“全职太太”队伍里,但也是在内心受到此思想的深刻影响,没有真正确立“还一半权力给女性,分一半家务给男人”的新时尚理念。加之,现今社会公共家庭式照顾设施缺乏,孩子从出生到两周岁上幼儿园期间,必须由家人照顾,而照顾的责任首先落在母亲身上,很多女性都是在家人的众望所归中停止工作,回家做了“全职太太”,在社会生活中也成了理所应当的常态现象。而现今情况是,女性在孩子小的时候被社会推向家庭,而当孩子大时,又以女性年龄较大和有孩子不能全心工作等为理由拒绝女性进入社会。
郭砾所长认为,“全职太太”的身份只把女性固定在母亲的单一角色上,缺乏安全感、成就感,对于个人生活和婚姻质量都有长久的不良影响,且正常的工作需要连续的积累过程,除非降格以求,一旦中断很难继续发展,所以社会应该鼓励女性在育儿期继续参与正常工作,并给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新加坡去年底开始实施“小不点上班去”的政策和建立帮助女性“恢复职业生涯”相关机构,鼓励女性带幼小孩子去单位一起上班,由单位专门人员帮助看管,正如我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单位中的“托儿所”,可惜这些已在中国企业改革中做为负担除去。新加坡女性“恢复职业生涯”的相关机构还可为曾中断过工作的女性进行相关职业培训,引导不同知识层次的女性从事适合的工作。日本、欧美等国家都设立不管有无单位的女性都可有“育儿津贴”、男女双方都可休“育儿”假等政策都可为《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的修改提供借鉴。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