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十一五”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371万人创收53.7亿元
2010-11-17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11月17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已经成为西藏230万农牧民新的增收点和农牧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西藏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37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3.7亿元。预计“十一五”末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4000元,年均增长逾14%。

  对西藏来说,农牧民转移就业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西藏有230万农牧民,近年来,随着农牧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规模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农牧产业开始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对于地理位置偏远、出行运输成本较高的西藏来说,向外转移众多的剩余劳动力也存在实际困难。

  幸运的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央和全国加大援藏力度,西藏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高原大地上的各种投资建设项目更是风起云涌,城镇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为西藏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为了使农牧民在社会上就业时有一技之长,西藏大力开展民族传统手工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等技能培训,初步确立了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培训促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据统计,在过去5年,西藏举办各类培训班共2012期,5.4万农牧民从中获益。

  林芝县八一镇公众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穷村,而如今村民发展起红火的生态民俗旅游,开办起家庭旅馆,村子变成了深受游客欢迎的“古生态园”,自家产的核桃、苹果也不愁销路。去年,村里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500元,现金收入5340元。

  在近日公布的西藏“十二五”规划建议说明里谈到,在未来5年,要进一步提高农牧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增加农牧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十二五”期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需持续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实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工作提出的重要目标。

  据了解,西藏将在未来从多个方面,如建立具有西藏特点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建设,带动农牧民转移就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就业需求;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技能和素质;改善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环境等,“十二五”期间力争每年实现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