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女大学生就业调查:91.9%的学生感受到性别歧视
2010-11-17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11月16日《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该报告指出:被访的女大学生中,有56.7%的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的就业机会少”,更有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见。

  在网上,一首仿照周星驰版本里《唐伯虎点秋香》里的说唱段子很流行:“本人大学毕业,在家熟读诗书,在外通情达理……辅修楼宇设计,专业自控原理;办公软件出色,英文通过四级…”这首打油诗虽说不乏调侃,但却道出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窘境。而这项调查报告的出炉,更显示出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女大学生的就业局限

  自古以来,女性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的条件似乎都不如男性优越,女性职场的的局限性也确实存在。家庭、生育这些因素是女性在职场乃至人生中都不可避免的过程。而这些因素也恰好成为了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女性的理由。甚至有些用人单位在录用女大学生时公然表示:“你来我们单位可以,但3年内不许结婚,5年内不许生孩子。”

  除了传统的社会分工和落后的性别观念,影响女性就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女性生育期高劳动成本等等。而女大学生就业难也导致每年女大学生考研比例高于男生,许多高校出现“阴盛阳衰”的局面。考研也成为女生逃避就业的一种方式,可是就算一路考到博士,仍然对就业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甚至造成女大学生“赢在考试输在就业”的现状。

  就业压力引发不正常思潮

  在窘迫的就业压力面前,女大学生在求职路上甚至引发一些不正常的社会思潮,“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跑招聘会不如跑婚介所”等说法纷纷出现,“毕婚”族增多,各种相亲节目里女大学生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婚介网站上贴出的征婚信息也尽是年轻女学生的简介。

  近几年,女性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据调查显示,今年城市女性个人消费的最大开支是服装、化妆品,且奢侈品牌消费倾向突出。这种些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好兆头,这意味着部分女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与对奢侈品的追求,放弃“半边天”的社会地位,甘心做男性的“附属品”。

  就业压力需心态调整

  尽管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客观的性别因素,但真正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女大学生的心态。很多女大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女性自小没有没有吃过苦,对一些基层的职位“看不上眼”,对职位的要求相对较高。薪水要丰厚,节假日要齐全,加班少,福利好等成为女大学生择业重点考量的标准。但这个工作是否有发展前景、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却不是其关心的问题。这也使得很多有潜力的职位入不了女大学生的“慧眼”。其实,过去说“男怕入错行”对女生也一样适用。只要选定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不要惧怕起点低职位低薪水少,先做好做精肯定可以开创自己的职场人生。

  另外,女大学生在职业取向上也存在着刻板的现象。许多女生在自身意识上为自己划定的职业圈子远远小于男性的职业范畴,这不仅限制了自己的职业选择空间,客观上也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女生细致、耐心、亲和力、相对稳定的特质,都是其职场优势,如果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展现自己,职场的发展道路完全可以超越性别的限定,女性社会半边天的地位也将得到稳固。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