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直击女生求职碰壁的真实原因
2010-12-02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
 

        每年招聘现场采访中,总有一些女同学抱怨说招聘企业有性别歧视,男同学比自己更容易找到心仪的好工作;或是每年求职旺季各大纸质传媒总有一个版块是关于女大学生的整容的问题。今天,我们从各方面来跟各位求职女生分析一下求职碰壁背后的事实。

  任婷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上周参加了两场人才招聘会,投出了20份简历,没有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一轮奔波下来,她得出的结论是,女孩子找个好工作,长相比才能重要,原因是“有一家经营速溶饮料的食品公司招聘营销人员,招聘负责人在看了简历之后,很直接地告诉我,他们要求应聘人员身高在1.65米以上,长相要端庄,感觉像是在选美”。

  长相是不是求职的敲门砖?记者对湖南师范大学三个女生寝室24名女生的调查显示,七成女生认为,长相不是必要条件,但是加分砝码,在同等条件下,长相出众的女生更容易获得机会。

  也有五成女生认为,除了前台、文秘这样的岗位,用人单位更注重人的才识指数,包括在校时期的组织能力、社会实践经历。深厚的“内功”才是真正能把招聘单位“打伤”的绝招。相比虚而不实的华丽的外表,正确的求职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超强的动手能力才是使自己脱颖而出的“求职利器”。

  职业规划专家阿果分析,任婷制作得华丽的个人简历,除了大学期间中上的成绩、大学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二级证、导游证等常规求职证书外,只有两个月文员实践的经历,恰恰没有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求职利器。“把问题归结到企业以貌取人,其实是找借口为自己开脱。”

  失望情绪成求职女生易发病

  “男生比我们好找工作多了,很多男生已经和公司签约了,我们都是来‘打酱油’的。”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是理工科女生比较集中的高校,近日两校招聘会不断,而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有部分理工科女生自言是“打酱油”一族,表示男同学是工科企业抢手的“香饽饽”,而她们似乎陷入了“鸡肋”的尴尬境地。这种失望情绪蔓延,成为求职中女生易发的“传染病”。

  据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最新出炉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表》显示,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理学类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最高(38.6℅),工学类其次(26.9℅),再次是文学类(22.7℅)。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困难,理科类和硕士女生感觉更困难。

  “贫困”、“理工科”、“女生”这三个关键词也是大学就业工作者的工作难点。记者从中南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了解到,几乎每年学校都会为这个人群另外开几场专场招聘会,他们“属于就业特困人群”。

  企业“另眼相看”事出有因

  “我们有的岗位明确要求只要男生,其实不是对女生歧视,而是跟岗位特定要求相关。”上周末在长沙理工大学校园招聘会上,一家建筑行业国企人力资源主管介绍说,有些岗位需长期驻扎在野外,登高爬低,加之工作人员都是男性,企业生活设施安排也很方便,所以才会对岗位提出性别要求。

  除去一些岗位客观要求,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女大学生抗压能力小”、“动手操作能力较男生弱”等等也成为用人单位对女生“另眼相看”的重要因素。在上周五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行业大型招聘会上,无锡一家冷机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表示,他们只看“能不能用,适不适用,好不好用”,只要是人才,有能力胜任,他们不会对性别提出限制。“我们考核我们关注的能力,当然也不会因为求职者是女生而放低要求。”

  “其实我们应该尊重男女性自然差别,不必过于强调‘平等’。”张黎是高新区一家环保企业的资深人力资源主管,她认为有些工作确实更适合男性或者更适合女性,企业提出性别要求理所当然,跟歧视无关,女生在求职时不必强化自己的“歧视情绪”。“你看我们的很多职位就明确表明要求是女性,怎么没有男生控诉我们‘性别歧视’?”张黎说。

  为获机会女生更努力

  厚厚的一叠获奖证书,详细的求职资料,跟心仪单位人力资源主管积极主动地交流,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会上,软件专业大三毕业生李丽华显然比身边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观望的男生更加主动积极。

  记者在多次招聘会现场观察发现,女生表现得比男生积极似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因为我们更有危机感。”李丽华表示,为了毕业后可以在软件领域这个男人主宰的行业立足,和他们同分一杯羹,她从入学开始就刻苦学习,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我的成绩在班上比很多男生都优秀,事实证明男生可以做好的,我们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

  “班上拿奖学金的女生占了一大半。”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相关负责人、大学老师银洁告诉记者,女生比男生成绩好已经成为大学里的普遍现象。

  在性别要求不明显的岗位,女生比男生更有竞争力成了人力资源主管们“头疼的问题”。唐毅是长沙市一家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他告诉记者,去年招聘了10名大学生,通过重重考试,女孩子占了一大半,“今年本来想多招几个男生,改良一下性别结构,办公室搬个东西好有个得力的人手,可是你看——”唐毅把手里的简历一扬,筛选出来的大部分是女生。

  求职时不妨打“性别差”

  为了缓解并进一步解决女生就业受性别歧视的现状,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各地方政府都提交了提案或出台了相关政策法律来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就业促进法》第27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在社会大环境改善就业“性别歧视”状态下,自己如何走出性别困境?湖南软件工程学院校长谭长富表示,其实对于理工科女生,专业在选择方向上要提前考虑,不要跟自己的性别“闹别扭”。“我们学校今年开设了建筑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是不适合女同学报的,因为要经常在工地上监工,风吹日晒雨淋的,女孩子的身体受不了,女同学也不愿意报。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理工科专业都不适合女生。同样是建筑管理系,工程预决算专业对性别要求就不高,女同学有兴趣可以来报。”

  “我们会更加欢迎女生,因为女生心细,忠诚度也更高。”在湖南软件职院招聘会上,一家职业管家招聘公司人力资源主管表示,对于某些岗位的弱势而言,女生在很多岗位上也有强势地位,女生求职时也不妨打个“性别差”。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