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企业弃经验要热情
2010-12-22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这次我们在多个招聘会采访时发现了一个新现象,不少用人单位都降低了对“工作经验”的限制,转而要求应聘者对工作岗位有“兴趣”,甚至要“热爱”本行业。

\
 

  招聘条件

  “不强求经验,但要有兴趣、激情、冲劲;不强求聪明,但要勤奋、勤快、勤劳;不强求伶牙俐齿,但要有热情、随和、微笑。”这是一家水暖设备有限公司开出的招聘条件。

  用人单位:热情可以弥补经验

  这些用人单位表示,企业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忠诚度,他们希望找到能够持续稳定、并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员工,越来越多的单位将考察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爱好和兴趣作为重点。“只要热爱本职工作,经验可以慢慢积累。”

  投资及咨询企业都要求应聘者“热爱证券行业”,承诺对“有兴趣但无经验者”可以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认证后录用。一家餐饮公司招聘数十名餐厅见习助理,条件是“所学专业不限,但要求热爱服务行业”。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对教学及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多为“热爱教育工作”。

  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说:“过去我们虽然招了不少大学毕业生,可是没过两年,近八成都走了。其中有半数对自己选择的工作并不熟悉,也缺乏热情,所以遇到困难就容易打退堂鼓。所以,我们宁愿选择没有经验、但有工作热情的人。”

  学生困惑: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现在工作这么难找,还挑什么呀。”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常听到的一句话。据调查,约五成大学毕业生属跨专业求职。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找工作时往往只看工作能不能做,用人单位会不会接受,却很少有人冷静地问问自己:我到底喜欢做什么?尽管大学毕业生放弃了按个人兴趣择业,而选择先就业,但很多人在工作后很快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于是纷纷离开。真正做过完善职业规划的大学毕业生不足两成,这直接导致员工跳槽率始终居高不下。

  专家解读:让职业兴趣指导就业

  省人才研究所所长姬养洲分析,就业市场中出现的这种新趋势,表明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明显错位——前者看重的是“职业兴趣”,后者所指的往往是休闲兴趣。“职业兴趣是人们对某种职业活动较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倾向,而休闲兴趣往往不具备持久性,与职业发展未必相关。比如爱看动画片并不意味着能成为动画专业人才。”

  过去是“干一行爱一行”,如今已经变成“爱一行干一行”。面对职业理念的巨大变化,他建议毕业生抛开对“休闲兴趣”的依赖,让“职业兴趣”成为就业指南针。大学毕业生也应以职业兴趣作为立足点,通过职业规划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行业和岗位。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