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爱,当大家,舍小家
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地区办事处芍药居二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红芍社”张贴着一张课程表,从周一到周日,上面的党建、法律理论学习、艺术培训等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自“红芍课堂”启动以来,这个社区天天有课堂。
说起“红芍课堂”,提到党员服务中心“红芍社”,离不开芍药居二社区的当家人刘爱英。居民崔秀云说,“我们是看着爱英一步步走过来的,现在这个和谐文明社区,她付出的太多了。”
去年五一节前夕,刘爱英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她说,这是对社区工作者的激励和鞭策,在所有的荣誉中,她最看重这个荣誉。说这句话的她,眼圈有点红。
刘爱英付出多和她有很多身份分不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党员服务中心主任、社保工作站站长、社区残联主席……当了社区的家,就难以当自个的家,10岁儿子对她最大的奢望是,“妈妈,你抱抱我好吗?”为此,刘爱英偷偷没有少抹眼泪。
刘爱英是个爽朗的女子,干社区工作前没为什么事哭过。她说,2000年底下岗之前,她快乐无忧不操心。2003年2月原本带着“离家近,好照顾年幼孩子的私心”干上社区工作,没想到走进芍药居二社区筹备处,操心别人成了工作,孩子只好放一边。这些年,面对误解、工作难开展,都曾让刘爱英偷偷抹眼泪,“要干就要干好的韧劲”,让她一干就是7年。
刘爱英成为芍药居二社区当家人是在2003年6月,在北京非典期间的社区服务表现,使她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在居民代表大会上高票当选时,刘爱英说,“你们的需要就是我的工作,你们的苦乐就是我的苦乐,你们的满意就是我的目标,你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寄托。”她知道,居民们听着,更看着。刘爱英那时想:“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芍药居二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农居”混杂小区,多年来小区一直处于边建设边入住状况,环境差、出行不便、案件多发、历史遗留问题多。上任伊始,刘爱英和她的同事连续6个月走访了小区19栋塔楼的4834户居民,摸清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建立社区人员档案收集梳捋了17条居民反映强烈的生活不便和服务需求,逐一落实解决。
群众小事对社区工作来说,是天大的事。以前,小区在建设中每栋楼均没有设置残疾人坡道,不少老年居民、残疾人士因为下楼不方便,意见很大。为此,刘爱英协调居民、物业、产权单位、残联等有关部门单位,几经磋商解决了问题。
凭着真诚,刘爱英着手消除社区村居矛盾,构建和谐文明社区。2009年7月,“红芍社”党员服务中心成立,刘爱英说,“红芍社”以党建促社建,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党员和群众需求。通过品牌建设、社区文化凝聚党心民心。
为此,社区建立了“社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五级金字塔式网络,及时通报社情民意,融洽党员群众关系,解决群众需求。与此同时,以“红芍社”为依托,整合社会、社区资源开办“红芍课堂”,提高党员素质,丰富居民文化需求;针对社区居民和农转居人员反馈意见,建立规范的为民服务体系,拓展了210项事关民生服务项目。如今,芍药居二社区已从信访大户到零上访社区,从杂居复杂、管理混乱社区成为和谐文明社区。“红芍社”已培训党员群众5000多人次,社区284名党员无一下岗。“红芍社”也被居民称之为“咱们的家”,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上一篇:广东启动“阳光女工减压工作坊”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