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七成国人认为自己是“弱者”
2011-01-13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当前,中国持续快速发展,国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腰板越来越硬了,可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一项针对公众心态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则高达七成。(12月5日《人民论坛》)

  这样的调查结果不过证明了一个政治常识: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完善的法律保护,那么,没有一个群体能幸免于难,没有谁铁定就能逃避被侵犯、被欺凌、被剥夺的命运,没有一个人不是弱者。即使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掌握着权力的人,即使有些人很多时候是侵犯别人权利的人,即使他们是不完善法律的既得利益者。

  权力终会失去,而公民的身份是恒定的,是每个人平等拥有的身份。如果这种法律意义上的身份缺乏权利保障,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弱者。

  来看看官员在缺乏法律保护下是怎么成为弱者的。许多官员抱怨说:虽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逐步推进,但不少地方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甚至“潜规则”盛行,很多官员因没有背景,成为官场“弱势群体”——这个很明显,吃的就是缺乏法律保护的亏。如果官员晋升完全依赖法律,“凭能力获得晋升机会”形成刚性的法条,“没有背景”就不会成为“弱势群体”的代名词。

  还有,官员抱怨说:严厉的问责制度和强大的网络监督面前,自己成了弱者。这是现实,某条丑闻一旦被媒体曝光,舆论如潮地抨击,公众人人喊打,官员在舆论板砖下看上去似乎成为弱者。这其实也源于法律的缺位,由于问责制的不完善,官场内部缺乏严厉的问责,民众不信任官方处理,对官员带着怨愤情绪,自然会选择一种激烈的态度将矛头指向相关官员。

  官员,不要沉迷于权力带来的利益幻觉中,只有保护每个人权利的法律,才能也使官员的权利获得制度性的保障。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