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实习生不是廉价劳动力
2011-02-17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春节刚过,用工大潮正在到来:大学应届毕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前来求职的、趁过年跳槽的……形形色色的求职者,构成了一部节后“用工生态曲”。而夹杂其中的,除了众所关注的“用工荒”,还有诸如“劳务派遣”等杂乱不一的用工现象。

\
 

  据《南方日报》报道,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60万人,较去年增加近30万,有学者认为今年毕业生就业人数有望达到历史最高值。而每年春夏用人高峰时节,总会发生一些务工人员没有详细了解用人公司却匆忙与派遣公司签约,最终造成个人损失。

  “被派遣”用工难以得到保障

  前不久,应届毕业生小熊在人才市场看到一则东莞某通讯公司的招聘,就兴致勃勃递交了简历。出乎意料的是,小熊第二天就接到去面试的通知,小熊乐坏了,但仅问了一个问题的面试又让他担心是不是“要黄了”。没想到时隔一天,小熊就接到上班的通知,说培训合格后直接上岗。到了东莞后参加完一天培训,小熊匆匆地签了协议。签协议时小熊才发现自己的工资一个月只有1500元。小熊有些纳闷,经过网上一查才知道自己压根就不是这家通讯公司的正式员工,其实仅仅是干脏活累活的苦力,而自己是“被派遣的”。

  心理不平衡的小熊甚至还想培训后再观察几天,经过几天的了解,小熊彻底失望了。这家公司对派遣的业务员工考核非常严格,一个月休息两三天,考核不合格就扣钱。公司甚至会派出暗访队,对业务员工进行暗访录像,如果服务不合格可就惨了,一直扣钱直到业务员工“打包走人”。

  据劳动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其实像小熊这种“不小心被派遣的”着实不少。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发展迅猛,各种劳务派遣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约为2700万,绝大多数劳务派遣岗位是长期性岗位。

  某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在生产一线拼命干活的,多半不是正式劳动合同工,这些现象在电子、通讯、电力等行业普遍存在。上海市总工会的调查显示,劳务派遣工占企业全部用工人数在制造业中已占43.6%,而上海的情形也是其他地方的缩影。

  违规派遣用工市场就如一个巨大的“人力货运”市场,务工人员被挪过来搬过去,然而,被损害的却是辛苦劳作的务工人员的利益。违规用工反而成为一些无良的社会人员的发财“捷径”。

  用工差价形成“黑心市场蛋糕”

  据了解,造成企业违法违德用工的原因主要是合适劳动力供给不足及监管不力。近年来随着物价上升,工人生活成本增加,工资相应的水涨船高,一些企业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同工不同酬”的违规用工就成为他们降低成本的招数,然而,也正是同工不同酬的“差价”让一些违规的派遣公司钻了法律的漏洞。

  东莞一位姓王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像“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确实不少,由于公司大小不一,派遣形式也不一定规范。这一现象在制造业,特别是电子行业比较普遍,由于这一行业招工时相对体面,对外来务工人员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像纺织一类的,采用劳务派遣的反而并不多。

  事实上,“劳务派遣”分为合法与非法两种。一般来说合法的派遣公司都会为招聘员工提供社会保障。如果该劳务派遣公司依法注册,并且有派遣资质的正规公司,则将按照劳动法进行人员派遣,不存在扣工资、不办社保等现象。当然,市场上存在的一些小的非法的派遣公司。他们由于规模小,因而容易存在一些欺诈现象。

  该王姓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他们可能通过以下模式进行操作:比如先与用工单位谈好工资8元/小时,再到市场上招工告诉劳工5元/小时,通过差价他们可以赚取利润。此外,他们不给劳动者办理社保等,也存在巨大的“黑心蛋糕”。与正式员工高额的成本相比,劳务派遣工成本则低了许多,只有正式职工的几分之一。如果说聘用一名正式员工需要每月支付5000元工资的话,使用一名非法用工每月只需要支付1000元费用。

  而且由于并不跟企业发生直接合同关系,他们按劳动法本应得到的很多权益却被无情剥夺了,例如不买社保、不发住房公积金,甚至连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也没有,这些都大大减少企业的开支,也诱使企业非法操作。

  该王姓业内人士提醒,对于一些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由于对用人市场不了解,因此存在着巨大的误解,一看见西装革履的就以为是正规公司,事实上更重要的是看经营资质,此外,在签合同时也要特别小心,要看合同是否为劳动者办理社保等保险,以及是否同工同酬等条款。

  实习生≠廉价劳动力

  然而,除了派遣,大量使用实习生的状况也在用工市场普遍存在。据媒体公开报道,一家规模较大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子公司,有正式员工1100多名,劳务派遣工900多名,而聘用的中专、技校的实习生竟多达1200多名。业内人士认为,导致这一现象除了“用工荒”,还与实习生几乎等同于廉价劳动力有着莫大的关系。

  春节刚过,珠三角、长三角等许多传统的用工地区开始出现了“用工荒”,为缓解员工紧缺及人力成本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打实习生的主意”。据了解,有的实习生和正式员工领一样的底薪,但有些则“分文不取”,甚至生病后所有医药费必须自己承担。

  在广东某网站实习的大四学生小林说,原来说好的每个月有600元生活补贴,现在只能算是“镜中花水中月”。小林说,每天加班到半夜一两点钟,周末还要加班,就这样基本生活费也不给,“这些黑心公司简直就是压榨劳动力”。

  根据教育部对实习的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可是很多实习的学生都可能被安排加班2小时,一天工作10小时,还有超时加班的情况发生。业内专家表示,按照现行《劳动法》规定,实习生不属于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但由于我们的法规存在漏洞,有些监管部门不作为,导致了实习生几乎等同于“廉价劳动力”。未来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实习生制度,从而维护实习生的权益。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