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职场的“剩”产时代需求
全国妇联和婚恋网站百合网联合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8亿单身人士。
这其中,有人在托媒婆,有人低调潜入婚介所,有人在大街上搭讪,有人玩网游邂逅……但更大一批人则“潜伏”在婚恋网站上。截至2011年1月,国内三大主流婚恋网站中,世纪佳缘网拥有注册会员3200多万,百合网和珍爱网分别拥有2600多万名会员,三者的会员数量简单相加,则几乎囊括了中国近半数的单身。

有人对你感兴趣,但请先付费
北京单身女白领小陶,3年前在世纪佳缘网注册为会员。但因为当时该网站的会员数量不多,小陶也没有把它当回事。2011年,28岁的小陶在父母的催促下开始寻找男朋友,她便重新登录了该网站。小陶发现,自己的个人资料还在,且3年来不断有男性单身者在浏览,总计达12000多人次,其中,许多人还在站内发来了意图进一步交流的邮件。
但与3年前不同,小陶发现,现在,在世纪佳缘网上找对象,已经不再免费了。比如,要想看到那些想和自己进一步交流的邮件内容,必须付费。这类邮件一般都只显示诸如“一位男士,29岁,收入10000元~20000元,有车”之类的关键词,点击后会转到一个付费页面,上面显示着多项支付套餐和付费途径,比如可通过网银、手机卡付费、上门送卡服务等来支付一个月、半年或是一年的看信费用,费用从100元到500元不等。同理,如果对自己感兴趣的单身者发邮件、送虚拟礼物、在线聊天等,也要付费。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陶选择用手机支付了2元钱,看了一封男性单身发给自己的邮件。这时,网站管理员发来邮件,建议小陶使用包年套餐,并表示,这样更划算。看着不断有人浏览自己的资料,和其他的未读信件,小陶简单计算了一下,用信用卡网银向佳缘网支付了248元,成为包年看信用户。“试试看吧,毕竟多了一个找对象的渠道。”
据百合网CEO田范江介绍,在中国,每年有2000万的单身男女成为婚恋网站潜在客户。据初步统计,2010年,已经为“找对象”在婚恋网站付费的人数就达到了300多万,哪怕仅按看信费用的中间值计算,2010年便有近10亿元花在了在婚恋网站“找对象”上。
为什么找不到另一半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仅北京,28岁以上的“剩女”就已超过50万。为什么有那么多城市男女找不到另一半?
“去年,我们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择偶的超价理论,即每个人都希望找到比自己实际条件更高的理想的对象;今年我们又提出了择偶错位的概念,即人们对另一半的期望是合理的,但它是不对称的,比如男性的择偶期望和女性的择偶期望不吻合,整个的单身人群的择偶期望跟整个社会情况不吻合。”田范江表示,据《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24%的女性认为自己的黄金结婚年龄是28岁~30岁,但只有7.2%的男性认同这一观点。这意味着百分之十几的女性可能成为“剩女”。另外,在择偶标准里,70%以上的女性认为对方要有房子,50%左右的男性也要求对方有房子,可在大城市里,这样的要求和现实不吻合。
田范江表示,几大择偶观念的改变也注定了婚恋市场的繁荣。第一,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第二,物质要求更明显。“近年来,我们发现,要求对方有房子的比例急剧攀升,要求找公务员的越来越多。”第三,更加看重感情,尊重自我感受。“很多人既要有爱又要有钱,这样,能找到对象的难度就增加了一倍,以前两年就能找到合适的对象,现在可能要五年。”田范江说。
此外,离婚率的攀高也为婚恋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增长的空间。民政部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46.8万对,比2008年增加19.9万对。调查表明,因为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善于利用现代网络科技,离异人群在婚恋网站的付费率是未婚人群的5倍.
上一篇:京司法局昨日开法援表彰大会
下一篇:近八成官员支持财产公开政策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