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令大多打工族变成了周光族
今年春节对小编来说是一个特别春节,因为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春节,第一次不受妈妈的红包,还能倒过来给妈妈钱话。节后回来上班,同事回来在群里就纷纷嚷嚷着说,过个春节自己立马有“月光族”变成了“周光族”。
过年成了“周光族”
假期结束后,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晒起了春节账单:给长辈的孝敬钱,给晚辈的压岁钱,给自己的新春礼物,串亲戚的迎来送往……记者发现,今年的“春节账单”少则数百元,多则万儿八千;“赶快上班,加油赚钱”成了网友们共勉的口号。
“年终奖,双薪全都花光了,总有三万多吧!”网友“兔斯基”提起春节开销就是一肚子眼泪,“好多都是计划外支出,防不胜防”。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春节回家的机票往返就是2600元,孝敬家里的老人共支出15000元,给晚辈“红包”3000元。春节七天假期和同学朋友出去K歌、吃饭花了4000元,加上买鞭炮、办年货的开销,他成了个标准的“春节周光族”。
“春节就该花钱,我的年终奖也没剩下,一万多吧。”网友“采采卷耳”说,一个人在北京工作,好容易春节假期回趟老家,孝敬父母必须的。不过她也觉得“过年成本越来越贵了”,上一趟超市花个三五百很正常,就连干果炒货都成了大开销。“假放完了,收收心好好赚钱吧!”
在某网微博发起的“过年晒账单”活动中,有一类网友的节日开销被称为“最杯具”:钱花了,礼送了,却都不是送给自己和家人的。
“送客户,光是柴鸡蛋就买了90盒,4500多元;酒礼盒花了2万元左右。”作为一家文化公司的经理,曾先生春节最大的开销就是打点客户和合作伙伴。他说,公司是自己的,人情来往自然也要从自家腰包里掏;“过节花钱很正常,不过最‘杯具’的是为别人花钱。”
“现在的礼节往来掺杂了越来越多的功利色彩,已经背离了传统,变了味的人情消费最好能降降温。”曾先生在自己的微博中表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前几年还是我收压岁钱呢,一转眼就开始往出给了。现在的压岁钱可比我小时候贵多了!”28岁的白小姐告诉记者,光是给亲戚朋友的小孩包红包就花了2400元,快赶上半个月工资了。不过,“压岁”也有别出心裁的送法。小学教师池小姐说,她今年送给亲戚朋友家小孩的“压岁礼”是图书大厦的代金卡,希望孩子们有钱就去买知识。
“我们这一拨同学差不多都到了生孩子的年龄,如果都送起压岁钱来,没完没了。”房先生说,他和大学同学们约定过节聚会不带孩子,“压岁钱”一律免掉,吃饭唱歌的花销也AA制。“大家的事业都刚起步,没必要为一些人情场面硬撑。”
上一篇:上班族大呼:过节累过上班
下一篇:读书改变命运,还对吗?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