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叫“农民工”就可以改变外来打工人员的窘境吗?
民工作为我国的庞大的特殊弱势群体,一直是人大会议上讨论的重头戏之一。本次人大会议上也有代表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说话,建议内容包括了改善民工生活,提高民工的人均收入,增强民工的维权意识等等。关于农民工问题,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当务之急需要解决。
首先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由于工作的性质、地点、公司的不固定,许多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国家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其次是子女教育、父母的养老问题,许多父母由于常年在外,根本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勾通和管理,一些留守儿童染上了网瘾等坏习惯。年迈的父母本应该由子女来瞻养,但是子女一年见不上几面。老人们大多还要种地并抓养自己的孙辈们,更不用说安度晚年了。
第三,在城市飘泊的农民工找对象特别困难。前一段时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还专门举行了两场农民工专场,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男嘉宾能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值得一提的就连那些女农民工都看不上男农民工,更不用说城市姑娘了。
第四,许多失地农民工生活陷入困难。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长春市政协主席张元富在《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案中指出,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累计不少于4000万人,仅“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失地农民约200万人。有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有81%的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担忧。
本次会议上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讨论,最抢眼的应属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在会上带来了两份提案,其中一份《关于停止使用“农民工”称谓的建议》在网上引起很大的争议。
他指出“农民工”概念模糊,主要是我国户籍制度引发城乡差别,随着农村医疗、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福利的实施,“农民工”必将成为历史。两会前我在餐饮企业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在调查的100家餐饮企业近1000名80后、90后进城务工人员中,80%明确表示不愿听到“农民工”这个词语。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歧视,同时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反感情绪,也让他们与这个城市产生隔离。建议停止使用“农民工”称谓。
但其实,解决农民工的这些问题已经是摆在我们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些难题并不是通过改变称谓就可以轻易解决的。如果政府不劝离致力于解决上述的实际问题,即使将农民工称呼为职工或员工,或者再堂皇一点,男农民工叫白马王子,女农民工叫白雪公主,又有什么用呢?
上一篇:19个 百万年薪的岗位等你来拿
下一篇:豪华葬礼违规被罚款,涉事校长辞职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