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不叫“农民工”就可以改变外来打工人员的窘境吗?
2011-03-10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民工作为我国的庞大的特殊弱势群体,一直是人大会议上讨论的重头戏之一。本次人大会议上也有代表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说话,建议内容包括了改善民工生活,提高民工的人均收入,增强民工的维权意识等等。关于农民工问题,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当务之急需要解决。

  首先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由于工作的性质、地点、公司的不固定,许多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国家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其次是子女教育、父母的养老问题,许多父母由于常年在外,根本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勾通和管理,一些留守儿童染上了网瘾等坏习惯。年迈的父母本应该由子女来瞻养,但是子女一年见不上几面。老人们大多还要种地并抓养自己的孙辈们,更不用说安度晚年了。

  第三,在城市飘泊的农民工找对象特别困难。前一段时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还专门举行了两场农民工专场,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男嘉宾能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值得一提的就连那些女农民工都看不上男农民工,更不用说城市姑娘了。

  第四,许多失地农民工生活陷入困难。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长春市政协主席张元富在《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案中指出,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累计不少于4000万人,仅“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失地农民约200万人。有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有81%的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担忧。

  本次会议上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讨论,最抢眼的应属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在会上带来了两份提案,其中一份《关于停止使用“农民工”称谓的建议》在网上引起很大的争议。

  他指出“农民工”概念模糊,主要是我国户籍制度引发城乡差别,随着农村医疗、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福利的实施,“农民工”必将成为历史。两会前我在餐饮企业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在调查的100家餐饮企业近1000名80后、90后进城务工人员中,80%明确表示不愿听到“农民工”这个词语。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歧视,同时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反感情绪,也让他们与这个城市产生隔离。建议停止使用“农民工”称谓。

  但其实,解决农民工的这些问题已经是摆在我们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些难题并不是通过改变称谓就可以轻易解决的。如果政府不劝离致力于解决上述的实际问题,即使将农民工称呼为职工或员工,或者再堂皇一点,男农民工叫白马王子,女农民工叫白雪公主,又有什么用呢?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