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民工们何时可以摆脱户籍制约?
2011-03-11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2011年的春晚,虽然大牌的明星有不少,但是我们也发现了那个舞台上,草根元素越来越多。旭日阳刚苍劲的歌声、深圳年轻农民工的街舞,他们在兔年春晚大放异彩。我省农民工有400万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60%以上,约240万人。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就业期望较高,在物质和精神享受方面有着更加强烈的要求。日前,团省委开展了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专项课题研究,向全省11个市发出调查问卷5000份,收回4500份。结合调查,记者也采访了几位年轻的农民工。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进程中,五大障碍横亘在面前。

  低技能、低收入、高房价、高成本成最大障碍

  田晓亮租住城中村一间15平方米房间,当网管员的他月收入1200元。而这间小小的出租房,每月租金、水电等支出也需300多元。买房子,根本不敢想。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水平相对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工资低,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和工作成本高,都成为阻碍他们在务工地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主要障碍。新生代农民工受过高中教育的只占31.9%.同时,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只占二成左右。

  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也比较低,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收入也较低的工作,如保安、保洁、服务员之类,工资大概就在1000元-1200元之间,很难满足基本生活。

  户籍制约,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无所依

  记者接触的几个农民工都提到了一个问题:孩子在父母打工所在城市,无法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良好教育。问卷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中18岁至25岁的占将近四成,26岁至35岁的占近三成,其中已婚人员占半壁江山。基于切身体验,他们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都非常高,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有17.3%的人选择了“希望子女进城读书”。

  但事与愿违。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开拓一队任班长的刘彦生谈到,由于户口原因,子女上高中必须回老家,否则无法参加高考。这样的问题不解决,在城市安居乐业就是无稽之谈。

  困扰他们的还有社会保障问题。田晓亮说,我们不像城市工人有医疗保险,生了病一般是自己扛,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让我们也能在就医方面享有一些便利条件。据调查,有近四成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任何保险,只有1/3多的人有医疗保险,还有1/5的人有养老保险,至于失业保险,更是基本没有。而且,即使有保险,企业的缴费标准大多数也是按各地的缴费下限为准。田晓亮表示,自己不是城里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也无法享受,一旦失业,根本无法在城市生活。

  职业欠规划,培训有困难,职业梦想难实现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来城里打工的目的是经济型和发展型兼具。20岁的四川姑娘黄仪容2009年起来太原打工,她说:“如果在工厂能拿到1800元的话,每天至少加班3小时。在专卖店当营业员,虽然底薪没有工厂高,但是每天只需要上班8小时,如果业绩好,加上提成也能拿差不多的收入,而且工作环境更好。”

  还有更多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37.1%的人选择“干个体”,22.5%的人选择“打工向高薪行业发展”,还有14.9%的人选择了“自办公司”。

  在太原青创学校打工的白彦庆生于平顺县一个小山村,退伍后来到太原打工。他希望通过正当渠道参加技能培训,先打工积累经验,后自己创业,并能享受一些优惠政策,如申请小额贷款,需要提供的担保去哪儿找?

  问卷显示,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选择提供培训、增加收入的占39.1%.现实情况是,只有22.4%的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过所在单位组织的培训,35.9%的人没参加过培训;关于培训内容,则有57%的人希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还有15.9%的人希望参加公民社交利益等知识培训。

  情感精神需求无法满足,心理融入难

  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收入低、行业男女比例失调等,使新生代农民工普遍面临交友没时间、恋爱没人选、倾诉没对象的困境。加之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不足,及社会人文关怀欠缺、娱乐活动缺乏等,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感觉融入情况一般,情感孤独,心理需求难以满足。

  调查显示,20.3%的人把 “亲人不在身边孤独寂寞”作为出门打工的最主要困难;34.3%的人社交对象为亲友或同乡,同事雇主占32.9%,城里人只占12.1%,更有8%的人基本没有社交;关于参加娱乐活动的情况,39.4%的人 “基本没有娱乐”,29.3%的人“上网打牌”。

  近年来,我省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各界和一些用工单位也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服务。但是,目前农民工文化生活场所覆盖面不广、活动形式值得探讨等问题还突出存在。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农民工想要在心理上真正融入城市非常困难。

  劳动权益常受损亟须解决

  每到岁末年初,各级政府都会启动形式多样的讨薪行动,但实际效果仍不容乐观。一方面,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签订“霸王合同”“生死合同”的现象比较普遍,欠薪时有发生,损害农民工劳动权益。

  另一方面,农民工在维权方面没有组织可以依托,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知识水平的限制和自身法律意识薄弱,也导致他们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

  调查显示,27.3%的农民工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公正待遇,如:同工不同酬或没有基本劳工保护等;25.8%的人受到过无故克扣工资或恶意拖欠工资;18.3%的人没有基本生活设施。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上,选择没有签但有口头约定的占27.6%,既没签书面合同也没有口头约定的占17.4%.究其原因,认为“签了合同也没用”的占15.9%,选择“有人担保没有签或熟人担保不用签”的占15.5%,“本人要求签但用人单位不愿签”的占11.9%,还有8.4%的人“怕丢了工作不敢要求签”。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