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人力所长称:民工不应排斥低端劳动
2011-03-24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事实上,这种状况并非北京独有。此前,南京市搬运工供求比也一度达到1∶39:“棒棒军”扎堆的重庆,搬运工、包装工供求比曾达到1∶3;哈尔滨2010年人力资源市场的一项“供求分析”显示,连续数月当地体力工人、服务员、销售人员、生产工人都高居供不应求岗位的前几种;杭州市一家职业中介的工作人员直言,现在体力工人是缺口最大的岗位。

    脏活累活重体力活,即使劳动力市场价格节节攀升,依然乏人问津。这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怪现象”,正在蔓延,让许多人看不明白。“不是说我国是第一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至少1亿吗?那1亿人都哪儿去了?”“我们这工作不要求任何技术,只要识字就行,怎么也没人干呢?”“大学生刚毕业,许多人月薪才2000元,现在干点体力活,给2000元怎么还没人来呢?”一些企业很怀念过去劳务市场上一大堆农民工、喊一嗓子就有人跟着走的情形。

农民工也想选份不太辛苦、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简单体力劳动者为何忽然变得紧俏起来?

    王欣在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一家柜台卖服装,40多岁的她出来打工已有近20年。“我们当时,只要有钱赚,根本不挑活儿、不惜力气,现在的年轻人可不一样。”王欣的孩子也已出来打工,她一边抱怨孩子总是三天两头换工作、对什么工作都不满意,还要和父母讨生活费,一边又坚决反对孩子去干保安、快递等简单的力气活。“他怎么说也上过高中,最好去学点手艺,比如理发什么的,干点有前途的工作。力气活儿,他从小就没吃过那个苦。”

    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截然不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前简单劳动力的紧缺。现在,“80后”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劳动岗位大量依赖这些年纪轻、体力好的农民工。但这部分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也是独生子女,在城市长大,不愿意像自己的父母、兄长一样再去干那些“只卖力气、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里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占到67%,大大高于传统农民工,而拥有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传统农民工的1.6倍、2倍和2.3倍。这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再不像传统的农民工那样主要是为了“赚钱养家”。事实上,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与高校毕业生一样,在“用工荒”和“就业难”之间纠结。赵博文高中毕业后从陕西老家来北京找工作,他直言不会干“学不到任何东西”的纯体力活儿。他的父母在老家搞大棚种植,“如果只为混口饭吃,在家种菜一年也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不用跑出来了。”这种想法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很常见,他们暂时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对未来有一定的要求,希望选一份不那么辛苦、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因此,当社会上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强调“大学生不可能去干农民工的活儿”时,实际上也把农民工限定在固有的框架中,而没有意识到农民工对就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农民工收入在不同区域的逐渐趋同,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更愿意就近就业,使东部的简单劳动力短缺凸显。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分别为1665元、1617元和1611元,最大差距只有54元,而且从走势上讲中西部农民工工资增长得更快。既然收入差不了多少,东部地区在住房、日常消费方面的生活成本又高,多数农民工肯定更愿意离家近一些。此外,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产品(18.30,-0.03,-0.16%)价格上涨,也使一些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重新回到乡间。

    反观劳动力需求方,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需求长期主要集中在低端服务业以及服装鞋帽等低端产品加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压低劳动力成本。虽然近几年农民工用工短缺趋于常态化,多数企业感到了压力,但创新能力不足使其很难迅速实现转型,利润微薄也使其很难大幅度调高工资来吸引劳动力。

经济越发展,愿意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人越少

    许多人对“简单劳动力短缺”感到奇怪,其中也有一些观念上的误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说,中国当前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缺谁不缺谁、谁的工资高,基本上是市场说了算,是供求关系的直接反映。过去,农村劳动力供给相对于市场需求趋于无限,因此简单体力岗位从来不缺劳动力,工资能压得很低。这种状况持续时间长了,给人们形成一种印象,似乎简单劳动力的供给会源源不绝,简单劳动岗位就应当低工资。

    实际情况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都会出现重体力劳动者相对短缺的情况。因为从岗位来看,诸如清洁工、保安等工作,对城市来说属于用工上的刚性需求,而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当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没有了基本的生存压力,这种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儿,肯定越来越少人愿意干。即使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也未必会选择这类岗位。此前,已有报告称,意大利等欧洲一些国家缺少大量垃圾清运工。

    对于简单体力劳动者的供给短缺,世界各国的解决之道基本是提高工资及保障水平,使其具有足够的市场吸引力。例如德国,一个全天工作的建筑工人每月平均收入可达3000欧元以上,而一个旅行社的办公室文员平均工资却只有约2000欧元。

    目前,多数缺工的企业认识到了提高待遇吸引人的必要性,只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多少有些“羞羞答答”。用工方不断说“涨工资也招不来人”,而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真正迅速调整待遇以吸引劳动力的企业并不多。多数用工方还停留在老观念中,认为只要是体力活儿就无需支付过多成本,认为对农民工而言月工资达到2000元就很高了。事实上,简单体力劳动岗位该开出多高的工资才合适,不能以过去的经验来衡量判断,还是要由市场说了算。只有提高到让劳动者在权衡工资吸引力和岗位辛苦程度后、愿意来干时,才是正常的水平。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其价格会越来越高,如果不提高价格,会越来越短缺。

    此外,当前许多用工方声称“简单劳动力短缺”,严格的说是“年轻”的简单劳动力短缺。一些企业在招工时对年龄非常苛刻,特别是对体力劳动岗位,一般要求40岁以下,有的甚至只愿意招用18—30岁之间的人。这种劳动力“高消费”必然不可持续。

不要排斥“低端劳动力”

    简单劳动力日益短缺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劳动力总量不足或正趋于不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负责人否定了这种观点。据介绍,整个“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都不会改变。未来五年,我国城镇平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大约为2500万人,与“十一五”相比,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的规模也不小,保守估算也在七八千万人以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莫荣认为,在这种背景下持续出现“用工荒”以及简单劳动力尤为短缺的状况,恰恰说明了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正是原有的片面依赖劳动力低成本的发展方式,造成当前简单加工企业大量缺工与劳动力就业难并存的现状;另一方面,劳动者就业愿望、收入预期的提升给这类企业带来压力,也正在促使企业不得不转变发展方式。

    他表示,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尽管简单劳动力缺口很大,但是用工单位还能勉强维持,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那就是到了企业转型和升级的时候了。比如一些加工型企业需要大量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生产工人,当实在招不到人或人工成本特别高时,企业可能就会以提高自动化程度等方式来代替,一部分劳动力可能会从生产企业中出来补充到服务行业中,实现劳动力市场新的平衡。“现在可以说是到了转方式的前夜,所以矛盾特别突出。”

    简单劳动力的短缺也给一些城市管理者提了个醒,不要排斥此类群体。第二产业可以通过转型升级化解目前的简单劳动力短缺,但家政、保安、环卫、搬家等服务业的需求是刚性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改善还会不断增加。最近,一些大城市强调吸引“高端人才”,并采取清理小店小企业等措施“限制低端劳动力”。对此,专家指出,简单劳动力短缺的很大原因就是企业给出的待遇太低,如果城市管理者再排斥,有可能真的将其赶走。“低端劳动力”没有了,城市的运营可能会出现真正的麻烦,也很难留住高端人才。长远看,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善待每一位劳动者。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