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缺乏锻炼,教师患职业病很普遍
自几年前在校园中普及“每天锻炼一小时”以来,孩子们参加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多了起来。可是,作为浇灌花朵的园丁教师们,每天忙着备课、批改作业、家访等等工作,他们又能抽出多少时间来锻炼呢?
常运动难坚持,职业病很普遍
教师们整天忙教学,过着“教室——办公室——家”三点一线的生活。长时间伏案工作,保持同一姿势,肩周炎、颈椎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十分普遍。尽管老师们也自发进行了相关锻炼,但效果并不理想。
市二十中的童莉莉老师颈椎疼痛是老毛病了,除偶尔在学校进行锻炼外,她和几个好友还相约每周三晚上打羽毛球,“活动后明显感觉颈部轻松许多,可是也不能保证每周都去。”
童老师坦言,有时看到其他老师参与课外活动少,心里不免有些压力,生怕自己的教学任务落后,想想还是将精力又拉回到教学方面。
这学期开始,三十一中的吴光辉老师每天早晚都跑步回家。他承认有时难以坚持,“个人锻炼不必受约束,没有约束机制,没有氛围,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学校倡导锻炼,老师难以抽身
记者调查市区小学、初中和高中共6所学校,发现小学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初中教师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高中阶段教师大都在13个小时左右。除了上课,教师工作时间主要分摊在批改作业试卷、备课和给学生辅导学习上面。
市四中教师刘建功说,高中老师到了晚上10点还在办公室办公。他坦言,周围超过一半的老师意识到工作与个人锻炼间的冲突,学校鼓励老师每天在学生课间活动时参与进去,但老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课业方面。“有的老师实在太累,就跟着课间操广播一起,在办公室伸伸手臂扭扭腰,活动活动筋骨。”

图为:晨光小学老师每天锻炼半小时
老师集体锻炼,体质明显好转
今年初,晨光小学提出了“教师每天锻炼半小时”要求,制定专门的锻炼计划。
校长熊建国介绍,每天下午5点过后,组织完课的老师在一校区内开展呼啦圈、跳绳、羽毛球、排球、篮球等活动项目,在二校区开展乒乓球活动。
杨红梅老师认为,学校略带强制性地组织活动,让老师们受益匪浅,虽然比起自由锻炼在时间和地点上显得有些约束,但是老师们一起运动显得格外有气氛,有劲头,“每天大家一起锻炼,相互督促,近段时间我的体质明显好转,连颈椎也不痛了!”
无独有偶。致远中学今年组织老师每天下午5点到校体育场混打羽毛球,在课间活动中练习太极拳。老师们积极参与,学校还在铁路体育馆定了羽毛球场地,太极拳法也在老师中广泛开展起来,“现在的课间操,不仅仅是学生的,也是我们老师的。”侯树敏老师开心对记者说。
上一篇:简易劳动争议案一周内可办结
下一篇:上海工伤患者可免费到指定医院治疗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