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宪祖:调解 让97名职工获赔400万
东方网4月16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南京东路街道地处有名的繁华商圈。这里非公企业多、高级白领多、劳务派遣员工多,劳动纠纷调处的难度较高。黄宪祖是南东街道工会的专职副主席,分管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在十多年的工会工作生涯中,他成功调处了众多劳动争议案件,其中最大的一笔是为97名职工追索了400多万元的经济补偿金。他还探索创设了调解组织网络,将各个企业和小区的工会组成一个“点面工作网”,积极推进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到了“争议不出楼宇、不出小区”。
小小维权哨破解大难题
以前对于南东街道的工会调解员来说,最大的难处是由于这里高楼林立、企业众多,他们很难掌握第一手的劳动纠纷情况。黄宪祖从负责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开始,就针对这个情况,思考着工会调解机制的创新。
他创立的“点面工作网”覆盖了辖区内的主要写字楼和小区,通过在写字楼、小区建立28个“维权哨”,构建了预警机制。只要写字楼、小区一出现劳动争议的苗子,劳动争议预警员就会主动为劳资双方提供前置的调解服务。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敏感时期,他积极发挥楼宇“维权哨”的作用,规定了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和职责分工,从而确保了辖区内公司的劳动纠纷在萌芽状态就地解决。
某公司在处理一位合同期满员工的劳动合同终止程序中,双方发生了争执。该公司所在写字楼的“维权哨”得知这个情况,立刻向街道总工会报告。工会从了解情况到化解矛盾仅用了一个星期,该员工还获得了比原来高三倍的经济补偿金。
法律法规“制胜法宝”
黄宪祖的办公桌上最显眼的是十多本翻得卷起角来的劳动法律法规,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记号。黄宪祖笑着说,这是他的“制胜法宝”。
一次,某公司的97名派遣制员工与单位就解除劳动关系、补缴社会保险和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争议。黄宪祖感到这是一个涉及很多劳动法规的复杂案子,为此,他会同有关各方,前后召开了多个协调会,最后拿出一套包括补缴社保费和公积金、实施年休假和加班有效确认等5条意见作为基本原则的解决方案。在起草方案的过程中,黄宪祖几乎每天都要和双方就方案细节沟通,并对方案条文进行字斟句酌。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最终该案得以圆满解决,员工共得到经济补偿金400余万元。
调解援助多管齐下
身为人民陪审员的黄宪祖总认为:“调解能息事宁人,但遇到不讲理的企业,工会就要支持职工打官司。”
2008年,某公司一位兼任工会主席的部门经理,因劳动合同到期,公司决定终止劳动关系。黄宪祖了解情况后,立即与该公司的行政领导沟通,指出法律规定企业工会主席任期未满,劳动合同期限应延长。经过调解,公司恢复了劳动关系。但时间不长,公司又使出了“一招”调动其到北京分公司工作。在依法协商过程中,公司又急迫地以违反规章制度将其解雇。在黄宪祖上门调解不成后,社区工会遂支持该职工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黄宪祖亲自为他代写仲裁申请书、诉讼状,提供法律援助,经过长达一年半的调解、仲裁和诉讼,最后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该工会主席获得补发工资、经济赔偿金等19.6万元。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