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业矿工的“还债”之路(图)
35 岁的巴东农民刘启勇正在为他自己的身体“还债”,3年的申诉路上,他的尘肺病情还在不断加重。而与远安两家煤矿签订的一纸“买断”协议补偿书,用23万元将他的半辈子牢牢的与这个目前无法根治的疾病绑在了一起。
“我的时间不多了”
不是在申诉,就是在去申诉的路上。
刘启勇随身携带的一个黑色的小布包内,装着几年来的工伤认定书,劳动仲裁书和向各个部门写的求助信。这个巴东农民经常去找的几个单位,连门卫都已经认识了他。
3年来,他从巴东跑到远安,又从远安跑到宜昌。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被认定为工伤,要曾工作过的煤矿给他一个满意的补偿。
有时候,在途中简陋的小旅馆落脚时,实在喘不过气的刘启勇会用手按着胸前,想想在家务农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这使他更有一种紧迫感。
“有些人觉得我不厌其烦的找他们,很会闹,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时间真的不多了。”说这话的时候,这个壮年男人,有种和年龄并不相称的苍凉感。
和众多患上尘肺病的职业矿工一样,他的肺叶正在渐渐纤维化。
2011年3月10日,他在宜昌疾控中心做了检查,尘肺Ⅲ期。两年前,检查结论还是Ⅱ期。他读过与尘肺病相关的医疗书籍,“这种恶化状况不可逆转。”
他更紧迫的去找曾工作过的这家煤矿,甚至会躺在矿上办公室的门口,给所有能够想到的人打求助电话。
“从2009年到现在,我没有回家过年。”刘启勇说,现在虽然养不了家,也不能去拖累还带着两个孩子艰难谋生的老婆。
有过去的工友会给他支援一点钱,让刘启勇先找地方吃饭。但再困难的时候,宁可露宿街头,刘启勇也会努力保证自己的手机畅通。
刘启勇总觉得,也许某天会意外接到一个电话,让他的申诉出现转机。
9年井下的代价
1998年,22岁的刘启勇从巴东官渡村来到远安白云煤矿。“那时还没有什么职业病检测这些,经过别人介绍后,就直接到矿上上班了。”
在煤矿,井下掘进工一般都能拿到较高的工资,但当时并没有很多人能够意识到,弥漫在矿井通道内的粉尘对人身体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刘启勇在煤矿一干就是9年。直到2006年9月,因“感冒”回家休养的刘启勇返回了老家。
“从回家以后,就经常感觉到喘气无力,咳嗽。”刘启勇到巴东的医院看病,医生问到他有矿下工作史后,告诉他,可能是尘肺病。
2009年8月,刘启勇赶到宜昌,做了第一次职业病诊断,尘肺Ⅱ期。
此时的宜昌,关于职业尘肺病的诊断检验都有了明确的标准,他找到劳动部门咨询,被建议先通过劳动仲裁确立劳动关系,随后再进行工伤认定。
由于在1998年进入矿上工作,直至2006年离矿时,刘启勇都没有进行过职业病诊断。在找到曾经工作过的煤矿后,对方否认了刘启勇的尘肺病是因在该矿工作而造成。
争议由此开始。
协议“买断”后半生
在接到刘启勇的伤残补助要求后,这家煤矿立即派员进行了调查,称刘启勇在2006年至2009年间,还曾去多家煤矿工作过。
“我这几年一直在家务农,哪里都没有去。”刘启勇翻开他的包,拿出一叠文件。分别有老家村委会的盖章,当地民政局的盖章,只证明一件事。
“村民刘启勇于2006年10月务工回家,2007年在家种植烟叶,2008年在家修葺房屋,2009年在家种田。”
但在记者找白云煤矿负责人核实此事时,他强调经过专人调查,刘启勇在此期间的确在当地一家已关闭的庙岗煤矿短暂工作过。
在相关部门的斡旋下,白云煤矿、庙岗煤矿、刘启勇三方签订了一份协议。
主要内容为,三方一致承认庙岗煤矿是刘启勇最后的用人单位,但由于庙岗煤矿在远安的经营场所已经关停,无法履行对刘启勇的工伤保险待遇给付义务。但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白云煤矿和庙岗煤矿一次性补偿刘启勇23万元。最后特别注明,刘启勇获得补偿后,与两家煤矿再无劳动关系,刘启勇自愿放弃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劳动仲裁。今后刘启勇不论生、老、病死均不再为此事向两家煤矿主张其他任何权利。
思考再三,刘启勇签了字。
他强调说,他签这份协议的主要原因是再也拖不起。“为了治病,家里借了几万元的债,而后面还要继续花钱,老婆让我赶紧先拿钱救命。”
白云煤矿的负责人承认,这笔补偿数额,“在当时看来,也只是属于中等”。
艰难的过程
2008年,宜昌市卫生监督局曾发布预警,全市有2000多名职业尘肺病患者,同时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2010年宜昌新报告职业病百余例,其中尘肺病占90%以上。
一位疾控防治的专业人士坦言,从分析来看,宜昌实际的职业病患者数应该在报告数的10倍以上。
对于尘肺病的职业病防治,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名远安的煤矿经营主告诉记者,“像我们这样规模的煤矿,只要有那么十来个工人患上尘肺病,巨大的索赔数额基本上会让煤矿倒闭。”
而现在,煤矿在招收新工人时,就必须先将工人进行职业病检测,并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体检。如果发现疑似尘肺病,立即会对其进行转岗。
但像刘启勇这样还奔波在职业病申诉路上的职业矿工依然不在少数。
一位曾代理过类似案例的律师告诉记者,“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是在职业病防治规定尚未完善时,患上的疾病,其中还有不少人,曾有在多个煤矿工作的经历,有的煤矿甚至已经倒闭。”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已经倒闭的当阳育溪煤矿,这家煤矿在2008年被关闭后,留下了9名被诊断患有矽肺病的矿工。他们都以2至5万元的价格,与矿方签订了买断协议。
但这笔钱显然难以让这些曾经的职业矿工们应对未来的生活。他们中还有不少人,至今依然和刘启勇一样,走在申诉的路上。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