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任城区新农合便民服务精细化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新农合工作在便民服务下功夫,各项服务更加精细化。目前,全区共有35.7万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8%,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今年上半年,共补偿住院参合农民19684人次,支付报销补偿款2809万元,其中报销补偿万元以上的有247人。
在便民上下功夫。本着“注重医疗机构服务条件、尊重参合农民就医习惯”的原则,确定了230多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建成了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今年,区、镇(街道)两级经办机构及时更新了新农合信息平台和中心数据库,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形成了集信息录入、患者就医、登记备案、系统审核、病案跟踪、报销补偿为一体的网络化办公模式。全面推行了市内就医“一证通”制度,参合农民持《合作医疗证》,无需办理任何手续,便可在市内确定的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在出院时市区内定点医院直接兑付报销补偿款。
在惠民上下功夫。为使弱势群体能够免费享受新农合的保障,农村七至十级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和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参加新农合,其个人缴费部分均由区财政解决。年度补偿最高金额由最初的1万元,提高到8万元。将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白血病、单纯性唇裂、重性精神疾病、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等重大疾病纳入新农合报销补偿范围,新农合补偿比例不低于70%。对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的中医诊疗技术、中药饮片、制剂等的补偿比例,在原补偿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和中医适宜技术的补偿比例提高到90%。同时将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的报销补偿比例提高10%。
在基金监督上下功夫。区政府加强了对运作程序、医疗服务、医药价格的监管,专门成立了新农合监督委员会,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等方面实施深层次的监管,实行“四公开、一公示”制度,广泛接受参合农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今年上半年,拒付定点医疗机构垫付不合理报销补偿病案7例,纠正不规范录入患者住院信息310多例,切实维护了参合农民的利益,有效规避了新农合基金的风险。积极开展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和区域配送,降低药品价格,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为参合农民提供质量安全可靠、价格比较低廉的放心药品。(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社局 崔艺献 杨风雷)
上一篇:保康加大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
下一篇:黄梅县医保局多举措方便居民参保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