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创新思路推进新农保试点
南华县把让农民群众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作为解决广大农民最关注、最迫切的重大惠民工程来抓,彻底改变了“土地养老、子女养老”的现状,取得了农民参保率稳步提高,参保面逐步扩大,社会效益良好的实效。
摸底调查到位。
从抓基础、摸底数入手,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一线,以户为单位进行摸底调查,造册登记,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扎实抓好全县农村居民户数、人数、年龄结构等基础数据收集工作。通过调查,全县共有人口236937人,其中:农业人口202109人,非农人口34828人,参保对象138680人(含试点工作启动时年满60周岁及其以上农村居民23973人)。
舆论宣传到位。
在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做好深入细致宣传发动工作的同时,采取召开动员会、利用赶集日上街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及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新农保政策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8万余份,张贴宣传标语9000余条,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新农保政策45期次,召开宣传动员会议130余场次。使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服务措施到位。
针对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各乡镇强化参保缴费服务措施,多方筹集资金,提供经费保障,乡村干部入户收集参保人员户口册和相关证件,给予群众免费复印参保缴费所需的证件材料,对重度残疾、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无法提供参保所需证件的由乡镇干部到派出所为其办理参保所需的户口材料,帮助代填参保登记表,参保对象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参保登记。同时,金融机构也创新服务模式,尽可能方便参保群众缴费。
监督管理到位。
新农保基金是农民群众安度晚年的“养命钱”,严格执行“事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制度,坚持全程“阳光操作”,使整个基金的运作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切实维护广大农村居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为确保农保基金的安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把新农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开设新农保基金收入专户和支出专户,并主动协调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进行监督,坚决杜绝虚报、冒领、拖欠、挤占、截留、挪用基金和违规操作等情况的发生。形成了“县农保中心经办业务,县财政管理资金,金融机构专户储蓄,到期兑现,社会化发放,审计监管,制度化管理”的运作模式。
足额发放到位。
为尽早让农民享受到“新农保”的阳光,把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养老金发放工作作为引跑“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做好“入口”的把关。对60周岁以上的待遇领取人建立了“三级审核,把好三关,不错一人”的统计、复核、公示制度,采取村(居)委会组织上报、乡镇严格审查、县农保中心重点核查相结合的方法。二是做好“出口”的把关。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建立岗位之间、业务环节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加大公示举报力度,定期不定期随机抽查养老金发放情况。
按照“重创新、有特色、出经验、树典型”的工作思路,试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全县应参保138680人,截止2011年9月,全县共参保125116人(含领取待遇24732人),收缴保费1139.15万元,参保率达90.2%,累计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待遇2970.12万元。(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工商局 周平)
上一篇:恩施市工伤保险明年1月1日启动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