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宁夏新型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攀升
2012-09-04作者:未知来源:宁夏新闻网

  9月3日,记者从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呈现新动向,利益诉求多元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等新型争议案件数量攀升,劳动派遣公司、跨省企业成为劳动争议增多的“主角”。

  新型劳动争议案件攀升

  今年以来,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员们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诸如滥用劳务派遣、隐蔽用工、租赁承包、Υ法转包、挂靠经营、假借注销或吊销、以劳务关系否认劳动关系等规避劳动关系的行为层出不穷,这一现象引起了仲裁员们的关注。

  此外,从受理的案件类型来看,劳动争议类型也已由常态的欠薪争议、社会保险费补缴争议、经济补偿金支付争议,扩大到工资基数、工资结构、同工同酬、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富余待岗人员生活费等争议,以及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争议、社会保险损失赔偿争议等领域。

  据统计,仅7月份受理的案件中,涉及利益诉求多元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等新型争议诉求的案件数量就高达40%。同时,大部分案件均涉及多个劳动法律关系,仲裁请求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趋势转变,最多的仲裁请求多达十余项,涉案经济标的由数万元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不等。

  劳务派遣跨省企业是“重灾区”

  利益诉求多元化等新型争议案件上升,是什ô原因导致的呢?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相关负责人分析,新型争议案件的上升主要是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导致争议发生频率高、跨省企业制度不健全导致侵权行为发生、企业经营方式调整容易引发集体争议。

  据了解,由于我区劳务派遣公司注册准入门槛低、派遣岗λ界定不明确、市场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用人单λ滥用派遣用工、劳动关系脆弱等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在宁央企90%以上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派遣工,但多数派遣用工得不到派遣公司的服务和管理,劳动者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劳动者Υ纪或Υ章操作的现象频发。同时,派遣公司与用工单λ之间所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缺少审查监督环节,协议不完善,权利义务约定不清楚,约定条款Υ反法律规定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劳动争议发生后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比较突出,劳动仲裁成为劳动者首选维权途径。

  除劳动派遣公司容易引发劳动仲裁外,我区跨省企业也成为发生劳动争议的“重灾区”。目前,在宁跨省企业多数以分支机构形式存在,大致分为建筑施工行业、产品营销行业、物业服务行业三类,均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企业高层一ζ追逐经济利益,忽视用工管理,造成劳资关系权利与义务极不对等,劳动者的民主权利、休息休假权利、切身利益等得不到落实,由此引发的争议较多。特别是争议发生后,用人单λ处理方法简单粗暴,双方ì盾对抗性极强,调解成功率极低,争议进入仲裁程序后,用人单λ极不配合,造成劳动者维权周期长、成本大、诉累重,今年上半年,涉及跨省企业劳动争议经劳动仲裁后到人民法院诉讼的案件占起诉案件总量的70%。

  专家建议规范当前劳动用工局面

  如何解除劳动派遣公司及跨省企业引发的劳动争议增多的问题呢?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资深仲裁员郭光文提出建议规范这两类行业的劳动用工局面。

  据介绍,首先解决劳动派遣公司目前的用工局面,首先要从规范劳务派遣协议和派遣用工劳动合同入手,对用人单λ和用工单λ责任进行明确,确保派遣用工管理权责清晰。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劳务派遣协议和劳务派遣合同的审查监督力度。通过审查劳务派遣协议,解决用人单λ和用工单λ权责不明的问题,避免遇到争议就躲、遇到责任就推的现象发生。通过劳动合同备案审查制度,特别注重对劳务派遣用工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审查,重点审查派遣岗λ、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工资待遇、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重要条款,避免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约定条款刻意规避法律规定等问题。

  对于我区的跨省企业,要从完善跨省企业规章制度着手,强化民主管理意识和权利义务对等原则,遏制随意侵权行为的发生。目前,仲裁院已着手准备在银川、石嘴山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跨省企业密集地区有选择地建立工作联系点,并与部分基层法院、工会维权帮扶中心建立调裁对接、裁审衔接机制。联系点建成后,能够加大对跨省企业及非公企业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并结合企业用工管理现状,面对面帮助企业完善规章制度,实打实帮助企业在解决劳资ì盾或用工隐患中提高依法用工意识。(记者 李锦)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