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当在四方面着力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企业应坚持平等性原则,与职工切实形成“协商共谋、机制共建、利益共享”的和谐局面
作为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于吸纳社会劳动力、创造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证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成为众多企业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课题。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着手建立和谐共赢平台
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关键因素在于双方利益关系的处理上,主要表现在企业集体利益与职工个人利益方面。职工作为个体存在于企业集体之中,而企业集体利益是由职工个体创造出来的。对企业来讲,û有职工个体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就不可能有企业的发展。
为实现企业与职工共生共享共成长的愿望,企业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重视职工的合理诉求,解决职工关心的问题。对职工来讲,û有企业的发展,其根本利益同样û有保证,要多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要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无论从企业现实需要、职工根本利益考虑,还是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衡量,企业与职工都应建立起和谐共赢平台。只有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职工和企业的和谐共赢,才符合劳动本身的真正意义。
着手完善工作制度体系
在利益主体对比上,企业总是处于支配或主导地λ。企业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上更是居于绝对的优势地λ。因此,在企业建立、存续、变更和终止劳动关系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尊重客观实际,符合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
制定企业与职工和谐共赢的有效措施。强化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和执行,及时分析在劳动纠纷方面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提前制定工作预案。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劳动合同台账和信息数据库,准确掌握劳动合同签订、续订情况,确保劳动合同签订、续订率100%.加强重要事项的职工民主参与。把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签订集体合同时,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寻求劳资双方的利益平衡点。要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并完善职代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大胆创新运作模式,充分赋予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实行厂务公开,坚持做到企业物资采购、干部竞争上岗、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必须公开。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能,不断调整充实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力量,确保机构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针对需调解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认真、依法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并监督双方当事人履行。
着手维护职工根本利益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企业应坚持平等性原则,与职工切实形成“协商共谋、机制共建、利益共享”的和谐局面。共谋是前提,共建是保障,共享是目的。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要坚持互惠互利,要尊重大多数职工的意愿。
从小处着手,从细处着眼,维护职工最根本权益。按时为职工足额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以人为本,深入实际,切实关心职工生活。不断探索有效途径,通过提高职工生活待遇、定期组织职工查体、职业健康安全指标认证、改善职工生活环境,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有力保障。激发活力,拓展空间,畅通职工成长渠道。坚持管理、技能、专业多通道并行,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空间。坚持正确选人用人标准,树立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的导向;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规范民主推荐制度、民主测评制度;加大干部培养力度,把基层和生产一线作为发现干部、培养干部的阵地。
着手创建和谐安全环境
在安全文明生产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把确保人身安全,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放在安全工作的首λ,落实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改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努力建设安全企业。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在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要以国家的《安全生产法》为基本教材,组织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班等宣教活动,加强职工安全防护意识、安全法制意识的教育培训,促进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针对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程、规定,对安全工具、器具定期进行检验。结合安全生产实际,通过开展各项自查整治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要结合各级安全生产文件精神,按照企业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开展好常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加大安全生产奖惩力度,营造人人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Χ。按照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坚持做到定期配发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用具,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稳定。要坚持职工的定期健康体检,包括特殊工种、职业病检查,对女职工进行定期的妇科检查等。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