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劳动关系情况报告:六成工人对工资不满意
昨天,一场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在厦门召开。论坛上,“2011年度厦门市劳动关系运行情况报告”首次发布。这份报告调研历时近一年,由厦门市劳动关系运行情况研究课题组完成,课题组成员包括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人社局劳动监察岗位工作者等。
· 八卦太极 以娱会友· 旅居四方 畅游八闽报告中指出,目前厦门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工资普遍偏低。从市总工会的问卷调查看,对目前工资收入“感到满意”的仅占13.7%,“感到不满意”的占66.5%。
最低工资与中西部城市差距小
报告指出,2011年度厦门市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表现出 “一增一降”的局面:2011年末厦门市社会劳动从业人数207万余人,新增就业18.21万人,完成任务数的101.1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9%,比2010年的3.33%略微降低。
劳动报酬是劳动关系中最敏感和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职工最为关注的。当前,厦门全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120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12.7元。那么,这一水平在全国处于什么位置呢?
“与上海、深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比深圳少了25%,和上海比差更多。”课题组成员之一、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吴目国昨天表示,12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1位,而此前厦门的排名曾一度在第4位。1200元的标准,与中西部城市的工资水平差距很小,厦门工资水平已经不具备竞争优势。
报告中指出,目前厦门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工资普遍偏低,一线工人每月非加班工资多在1200元-2000元之间,职工工资增加主要靠延长工作时间所得,通过加班80小时以上月工资才达到2500-3300元,比长三角、珠三角同类工种工人月收入普遍低200元-500元。从市总工会的问卷调查看,对目前工资收入“感到满意”的仅占13.7%,“感到不满意”的占66.5%,表示“没感觉的”占16.5%。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在有的中小企业,“最低工资”成为“标准工资”,使得多数工人需要通过加班获取更多收入来维持生活。市总工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职工日劳动时间8小时的占48.2%,8至10小时的占26.44%,10小时以上的占21.59%。超时加班导致劳动者休闲时间减少,给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一些不堪负荷的员工,不得不经常性采取辞职方式来获得休息的机会,从另一方面看也导致企业员工流动率加大。
去年劳动争议案件增长25%
在昨天的论坛现场,与会的劳动关系方面的专家、学者还指出,虽然当前厦门劳动关系总体仍较为平稳,但是呈上升趋势的劳动争议数量值得警惕。2011年厦门市劳动仲裁机构全年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6037件,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5.01%,涉及人数1.06万人;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63件,增加64.65%。
2011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8869件,增长150.4%。当前厦门市劳动关系稳定情况不容乐观,表现在劳动争议与群体性劳动突发事件增长较快,特别是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接连出现订单减少、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企业停产倒闭或裁员导致群体性劳资纠纷时有发生。2011年1-8月,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处理了44起企业停产、倒闭引发的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其中11家企业负责人欠薪逃匿或无法联系。
逾两成职工尚未参加工伤保险
2011年国内经济受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造成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厦门市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比如,私营企业、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缴费率仍然偏低,尤以建筑企业、餐饮服务业中的小微企业突出。
据估算,2011年末厦门市至少还有约49.18万名职工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约占全部职工数的23.79%;其余险种应参保而未参保人数为54.76万人,约占全部职工数的26.49%。(海峡导报(微博))厦门日报(微博)讯(记者 卢维伟)记者从昨日上午召开的“迈向双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题学术论坛上获悉,我市和各区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有望于明年5月正式对外推出。这项工作任务目前已经进展过半。
据了解,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包括工资支付、休息休假情况、就业环境、收入待遇、生活环境、成就感等指标,以及员工劳动合同签订、职业技能培训、职务晋升、有效解决劳资纠纷等。定期发布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对于准确把握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势,更好了解劳动者满意程度,促进政府增强劳动关系工作主动性,实现职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共进局面。
专家说,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不可避免、并将很快地成为第三方认证标准,该标准对劳动人权、就业与雇佣关系、劳动条件与社会保障、社会对话、工作中的健康与安全、工作场所中人的发展与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大量的要求。一旦该标准成为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工具,将会给我国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作为外向程度极高的厦门,不能不未雨绸缪。
据了解,去年我市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建筑、餐饮和服务业以及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偏低,违规使用劳务派遣工、一线职工工资偏低、拖欠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本次论坛首次对我市劳动关系运行状况、新生代劳动力进行全面评价,并对我市劳动关系调整和紧急干预机制进行全面梳理,提出建立区域性、政府评价企业和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三级体系设想。
来自省内高校、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名词解释】
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处于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该指数就是衡量这种和谐状态具体程度的主客指标数值。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分为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综合指数、政府对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防控体系和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警评价体系三部分。
上一篇:召陵区开展“双整双促双承诺”活动
下一篇:双倍工资申请仲裁为何被驳回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