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舅”一月余调处纠纷11起
记者 胡鹏
本报讯 26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伟亚视察劳动争议联合调处工作时要求,不断总结探索试点经验,走出一条具有永康特点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路子,更好地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市工业经济发达,随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的迅猛增加,务工人员数量越来越庞大。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达到了50多万人。劳动关系数量多了以后,劳动纠纷也随之增多。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处理的案件数从1995年的20余件增加到了目前的500多件,各镇街区劳动保障所调处劳动纠纷数量达到了5000余起。
以往,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司行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信访调解、仲裁调解等途径进行调处,但调处资源分散、部门各自为战的传统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已难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调处任务繁重与仲裁办案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今年,我市在金华市范围内率先开展劳动争议联合调处机制建设试点。 10月11日,市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挂牌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整合了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人力社保、司法行政、总工会、法院、信访、经信、工商联等部门的调解资源,启动了司行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信访调解、仲裁调解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运行机制。市法律援助中心能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工商联、企业家协会能发挥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维权咨询服务。五大调解联合以后,资源得到了有机整合,做到了无缝对接,全过程维权,提高了调处人员的效率,方便了劳动者和企业维权,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市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运行一个多月,接待咨询482余人,受理调解43起,调处成功11起,取得了成效。我市还健全了市、镇街区、村三级调处网络,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企业都设立了一名劳动争议调解员。
张伟亚说,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民生服务和民生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市要通过劳动争议联合机制创新,积极化解劳动争议,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才能建设和谐永康、幸福永康和美丽永康。
张伟亚要求各相关部门在整合基础上,发挥独特作用和特长,不断总结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永康特点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路子。
张伟亚强调,随着春节临近,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会大幅增加,市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要坚持公平公正,完善人员配备和一系列调解仲裁制度,培育一支“老娘舅”式的具备相关知识、总体素质高的调解员队伍,让劳动纠纷调处更加简便、高效、合理、合法,将大量矛盾消化在调解中心。
市领导陈美蓉、胡积合、王瑛和市人民法院院长诸葛美龙等参加视察。
下一篇:吉首劳动仲裁构建基层劳动调解组织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