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劳动争议化解注重源头治理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如何进行协商,向哪些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职工不愿与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怎么办,如何进行工伤认定申请”……12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临安市人民法院联合召开劳动争议化解工作新闻发布会,并分别向市总工会和劳动仲裁委、企业和劳动者代表赠送《劳动争议化解程序指南》和《和谐劳动关系法律风险提示22问》。该举措旨在通过司法工作的延伸,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防范法律风险,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杭州法院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发挥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建立完善年度联席会议制度、裁判文书抄送制度、定期信息通报制度以及重大事项沟通制度等四项制度。今年3月,杭州中院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分别出台关于提高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与诉讼衔接效能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效能。
强化协同配合,整合力量化解争议。加强与企业所在地党政机关以及社保、工商、工会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危机企业的相关情况。
强化诉调衔接,积极开展委托调解。2009年9月,杭州中院与市总工会联合出台关于委托工会组织调解劳动纠纷案件的意见,试行委托工会调解劳动争议案件。临安法院充分利用人民调解中心、陪审员等资源积极开展劳动争议案件诉前调解,有效缓解了诉讼压力。
强化权益保障,畅通“绿色通道”。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对劳动争议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执。2012年11月,杭州中院专门下发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等涉及农民工合法权益案件审判执行工作。
杭州中院结合日常审判工作,总结劳动争议中的典型案件,尤其是农民工欠薪问题的解决,每年组织撰写年度涉农民工案件审理工作报告,向市农民工工作会议报告,并采取解析表的方式,直观介绍劳动争议处理的各个流程。(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 通讯员 王 莉)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