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员工 化纠纷 创和谐
在塘朗山脚下的红花岭工业区,有一个“和谐企业工作室”,挂牌两年半了。绿色点缀的空间不大,从外面看与周围的房子也没啥区别,但它却蜚声全国,前来学习取经的可不少。以工业区得名的“红花岭模式”,代表着深圳基层社会管理的一流水平。
近日高温不退,记者慕名走进这个工作室时,一阵清凉扑面。佩戴中共党员徽章的党建联络员周发生,热情地介绍谁是联络员,谁是组织员,还有那位正在接访的是司法调解员。这“三员”分别来自街道组宣科、总工会和司法所,也都是红花岭社区同一管理网格的负责人。
可别小看了这个工作室!红花岭工业区内有79家民营、外资企业,25000多产业员工,工业区年产值超过20亿元,其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均集中在此地调解,得以消弭。尽管这几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因素造成的劳动关系错综复杂,不过,自从有了这个工作室,工资、欠薪、合同、社保、治安等工业区常见的大小矛盾纠纷,就有了“有话好说好商量”的去处。
老周特地为我们展示一组数字:2007年:314宗;2008年:127宗;2009年:69宗;2010年至今,不到30宗。数字直线下降的背后,离不开工作室主动化解冲突,及时调处劳资纠纷,加强对不稳定因素及隐患的排查工作。与2008年相比,今年接受劳动争议问题咨询减少了55%,咨询、投诉人数下降了75%。
思达公司因押金、租房补贴、假日工资问题,引发数十名员工不满,并酝酿通过阻塞沙河西路的过激方式来迫使资方让步。接到报告后,双方被请到了工作室,大家心平气和,对照新的《劳动合同法》,一边喝水一边谈。员工有序、合法地维权,资方态度诚恳并检讨不足,最终握手言和,达成了协议。思达高层对工作室的作用之大、效率之高,感慨不已!
“通过建立正常表达诉求渠道,变上访为下访,把矛盾调处在车间班组,把问题解决在工厂企业,把冲突化解在园区现场。”老周告诉记者,两年来,红花岭没有发生一起到区、街道上访的重大劳资纠纷,也没有发生一宗员工个人极端行为。
在记者采访当晚,红花岭工业区正举行一场主题为“热爱劳动,珍惜生命”的演讲比赛,其间穿插新党员宣誓内容。晚7点30分,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桃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廖澍华等街道领导,特地赶来的中山大学、深圳市委党校的两位教授,还有记者一起担任“评委”,现场体会“红花岭多彩和谐”。台上,15位举拳宣誓的中共预备党员中,既有民企老总、技术管理人员,也有外来普通员工,既庄重又热烈。
担任领誓人的桃源街道民营经济党委副书记邹达豪告诉记者,另外还有40多名预备党员,在工业区所属支部参加了同样的宣誓活动。通过积极发展党员,健全基层组织,党的“核心”“堡垒”作用大大加强。目前,红花岭工业区的43个党组织,已先后接受入党积极分子递交的申请书120多份,而思达公司的总经理也在其中。
红花岭为何有如此的向心力、凝聚力?
早在工作室挂牌伊始,工业区党总支便张贴一则“公告”,将区内企业的每月工资发放情况、劳资纠纷发生率,以及调处情况等多项数据,在南区公告栏上一览无遗。员工可以此为参考,自由选择用工规范的企业,强化日常监督和点滴追踪,督促企业更加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成为红花岭工业区的常规做法之一。
“红花岭模式”,一种健康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营造出“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的浓浓氛围,它及时排除或明、或暗的不稳定因素,有效掌控可预见与突发性的种种矛盾纠纷,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片区经济在和谐稳定中持续发展。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你身在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家里边有人沏热茶……”在当晚的演讲比赛舞台上,曾夺得桃源街道首届青工歌手赛一等奖的陈光举,以一曲声情并茂的《母亲》,唱给远方家乡的亲人,也唱给台下为他喝彩的观众;而世纪人公司的《生命礼赞》,总经理与员工同台演讲,配合默契,更让人触摸到社会温暖的脉搏。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