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兖州新驿转移劳动力增收天地宽
2010-09-03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兖州市新驿镇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农村劳动力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途径,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变成为农民增收优势,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工业强镇增岗位

  新驿镇坚持把工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抓手,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创新招商理念,实施招商选资,引进和新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就业多的工业项目,仅今年上半年全镇在建项目就达到9个,总投资额8.76亿元。其中建成投产的高速铁路声屏障项目、煤矸石烧结砖项目、木地板加工项目,就新增就业岗位780余个。

  “我原先在广州打工,根本顾不上家里的事。现在好了,我在这里做工,不但收入不减,而且家里地里的事还都能有个照应。”在本镇企业金三星机械厂打工的农民杨文山说。

  目前,全镇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9家,实际用工超过4300多人,这些工人95%都是经过培训后上岗的当地农民,他们在由农民完成向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型中,既增加了自身收入,又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该镇一位分管负责人介绍道。

  激活三产增岗位

  新驿镇把建设商业重镇,作为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载体,完善建设规划,突出建设重点,全力激活现代服务业,力争每年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300个以上。

  近年来,新驿镇紧紧抓住省级中心镇建设的机遇,立足高起点、大跨越,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了“五区两带一中心”的商业重镇发展规划,即聚金城农贸区、旭之商城商业区、供销社小商品批发区、矿区大型超市区、邮政农技农贸物流区;汶邹路、济阳路两条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力争到2015年建成兖州市西北部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

  按照规划要求,从去年开始新驿镇加大了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由新一村、秦村、新二村为投资主体,投资3500余万元,高标准开发了府东街商业街,全部以2—3层经营房为建设主体,建设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米,经营门头达到300多个,现已成为新驿小城镇建设的一道亮丽景观。

  新驿镇还投入700多万元,对规划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新建绿地3600平方米,安装路灯320盏改造供电线路2.7公里,铺设下水道3公里。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据今年上半年统计,镇域内农村劳动力到镇驻地创业的达到540多人,同时吸引外地创业人员130人。

  全民创业增岗位

  新驿镇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在全镇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提出“项目不管大小,能赚钱就行;税收不管多少,能增加就业就行”的口号,出台相关鼓励扶持政策,全力全速加快个体经济步伐。仅今年以来,全镇就新增个体工商户175家,总数达到2700多家,带动4000多名农村劳动力直接实现在当地就业。

  新一村,是济宁市发展民营经济先进村,这个村依靠地外镇驻地交通、流通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个体经济,使全村90%以上的户拥有两门以上致富项目,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连续0年在全镇57个村处于领先位置。特别是今年以来,这个村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对全村个体工商户进行分类排队,积极引导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40个个体工商大户向科技型、规模型、效益型转变,着力促进民营经济大村向民营经济强村跨越。

  在村里的积极引导下,全村40个个体工商大户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联合联利催生了一批引领全村民营经济发展的“头雁”。村民任文亮投资1000万元创办了腾达商城,使大批名牌电动车、摩托车等产品顺利进入寻常百姓家,且为20多名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象这样有规模以上项目,在新一村已达到15个之多。

  以外促内增岗位

  在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载体,吸引农村劳动力在镇内就业的同时,新驿镇还眼睛向外,着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新驿镇从抓好输出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入手,开展法律常识、职业技术、择业观念、生存能力、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打响了新驿镇劳务输出品牌。

  在此基础上,新驿镇围绕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注重加强了以镇劳动社会保障所为中心、以社会职介机构为补充、以行政村为基础的劳务输出网络建设,积极搞好劳务输出的指导和服务,先后与100多个用人用工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用工单位和劳动力牵线搭桥,全镇形成了输出一批、致富一批的劳力输出新格局。

  与此同时,新驿镇还充分发挥本镇在外工作人员的优势,聘请他们为劳力输出顾问,减少因不当输出给农民带来的不必要经济损失。王堂村王寿松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扎根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近年来在他的引荐下,全村每年都有200多人到他所在地方“淘金”,他也成了一块家乡劳务输出的“金字招牌”。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