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基本工资580元”引发劳动争议
2010-09-07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胞胎公司),江西省目前拟上市的13家公司之一,近期先后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员工被解除劳动关系后,均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请仲裁,要求该公司支付经济赔偿金和被拖欠的工资。

  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职工的劳动合同上标注的基本工资都为每月580元,而员工的实际收入远远超过合同上约定的580元标准。由于实际收入与合同约定工资之间的巨大差距,导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加班费等收益的计算问题产生了分歧。

  专家认为,由于基本工资涉及劳动者的社保、医保、工伤赔偿等诸多权益,如果基本工资偏低,对劳动者很不利。

  员工试用期满被解职引劳动争议

  2010年春,家住新建县的王伟(化名)看到了双胞胎公司的招聘信息。经过简单的面试考核后,2010年4月9日,他进入双胞胎公司,成为该公司的一名促销品管理员。

  在王伟与双胞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上,约定了每月580元的试用期工资,试用期共3个月。“当初进公司时,我们约定的试用期工资是每月1950元,外加200元为住房补贴。”王伟称,公司强迫他,必须签这份月工资580元的劳动合同

  合同还约定,当王伟的绩效考核结果(当月绩效考核分小于60分)累计三次不合格时,经培训及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公司将解除劳动关系。

  随后,王伟开始了在双胞胎公司的工作。他声称自己在试用期内表现很好,不仅通过了每个月的绩效考评,还获得了新员工培训第一名的好成绩。“就在我提交转正申请后,部门领导突然以我不适合该岗位为由,劝我自己辞职。”拒绝辞职后,王伟收到了公司发来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书上的解除事由一栏标注为“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至于存在哪些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行为,通知书上并没有明示。

  王伟握有双胞胎公司4至6月份对他的绩效考核表,其审核成绩分别为86分、61分和90分,并没有不合格的成绩。7月12日,王伟向江西省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双胞胎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合同的经济赔偿金1950元,并付清剩余工资。

  基本工资被“统一”为580元

  王伟并不清楚,就在他申请劳动仲裁前,6月24日,另一名双胞胎公司的员工也因试用期满后被解雇,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请仲裁,请求裁决双胞胎公司支付经济赔偿金和被拖欠工资。

  4月27日,许伟(化名)毛遂自荐,成为了双胞胎公司法务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他的劳动合同上也只约定了每月580元的试用期工资。4月29日,他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快结束时,他收到了公司发来的一张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理由也是“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我之前的收入在每个月5000元左右,所以当初公司问我的待遇要求时,我说每个月不低于5000元。”许伟手握一份他入职时的《求职申请表》,上面不仅记录了每个月4200元的工资待遇,还有相关部门考核人员的签字。许伟称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强行将他的试用期工资定为每月580元。“我说这不是我的实际工资,这只是南昌市最低工资标准,公司说出于保密不能在合同中写明实际工资,并说公司员工都是这样签的,不会少我的钱。”

  5月份的工资条显示,许伟领到的工资总额为4118.46元。这其中包括了533.33元基本工资,954.02元岗位工资,1445.13元绩效工资,1085.97元加班工资等。“合同上根本没有写这么多的名目,我也不知道这些工资是怎么被计算出来的。”许伟道。

  “我们公司的员工合同上都是写的580元的试用期月工资,包括我本人也是。实际上,这个580元就是正式工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双胞胎公司法务部长万俊峰说道,“这是本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我们统一签这个数,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

  最低基本工资合同对劳动者不利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就有用人单位采取类似的办法,在劳动合同上约定远低于实际收入的工资。这是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而钻的法律空子。”江西法报律师事务所肖文军律师表示,一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这种劳动合同,将对劳动者十分不利。

  “例如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每个月580元的月工资,而劳动者的实际收入高达数千元,两者之间相差几千元。这几千元以怎样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具体的计算标准是多少,之前没有明确的约定,最终执行时还是用人单位说了算。这很可能导致用人单位想怎么给就怎么给,想给多少就给多少。”肖文军指出,对于超出合同约定的收入,用人单位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而劳动者的话语权不足。一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出现矛盾,很难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之前约定的全部收入。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吴义太认为,由于工资金额涉及劳动者的加班收入以及社保、医保、工伤赔偿等诸多权益,合同约定工资少于实际收入,将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往往被迫同意签订这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劳动合同。假如合同上只约定了580元的月工资,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在计算工伤赔偿款时,用人单位按合同约定的580元计算,可以大幅降低赔偿数额。在没有劳动合同支持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举证之前约定的工资标准,以获取更多的赔偿金,将变得很困难。”

  劳动部门称“不违法”但要慎重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的合同上约定的金额只要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就不违法。”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仲裁法规处处长万庆华表示,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慎重。遇到这种合同约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合同,劳动者不能随便签订。一旦双方签字合同生效后,只要用人单位不违反合同约定,劳动者就很难提出其他异议。“就算是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统一签订这样的合同,劳动者也很难证明自己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签的字,难以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

  许伟于8月3日拿到了仲裁裁决书。江西省劳动仲裁委在计算加班费时未参照之前双方协商的4200元月工资标准,而是采纳了双胞胎公司的计算方法,按每月580元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为基数计算加班费,最终驳回了他的全部仲裁请求。许伟不服,向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起诉,目前此案已被法院受理。

  8月31日,劳动仲裁部门开庭审理了王伟的仲裁请求。由于王伟当庭对双胞胎公司提供的证据材料的真实性表示异议,劳动仲裁部门将对此案择日再审。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