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老厂分矿农民工“矿山工作,城市生活”梦想成真
2010-11-10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从红河农村来到云锡老厂分矿,没想到我这样一个农民工能够转正为云锡正式职工,也没有想到矿上的各级党组织关怀和培养我入党,并且成长为一个工区的党支部书记。更没有想到,我能够在个旧城区的宝泉花园买一套自己的三居室房子,而且,明年就可以还清贷款。”这是云锡老厂分矿马坑九工区党支部书记侬福贵的人生轨迹,他说:“没有老厂分矿的发展,没有和谐社会的共建,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无独有偶,老厂分矿马坑的技术工人龙正清,同样是从农村到云锡矿山,从农民工成为云锡正式工人,同样在个旧城区买了一套自己的新房子,不仅实现了“农转非”的身份转变,而且过上了“矿山工作,城市生活”的好日子。这样的事例,在云锡老厂分矿不胜枚举。

  据悉,近7年来,老厂分矿不仅职工年人均收入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水平,使广大职工真切感受到“老矿不老,越来越好”,而且,该矿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强化民主管理,推进工农互助,构建和谐老厂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坚持每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坚持厂务公开和领导民主接待日制度,深化了民主管理,构建了和谐劳动关系。二是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为目标,持续开展“掘进队组、选厂班组”长周期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培养了一批“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复合型人才。吴家喜获云南省“兴滇技术能手”,杨勇、罗开顺获“中国有色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先后有7人获控股公司“技术明星”荣誉称号并享受“首席操作工”待遇,先后有17人次获控股公司甲级赛二、三名。三是关心困难群体,坚持重大节假日慰问困难职工、领导干部与困难户结对帮扶制度,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报工作,六条帮贫扶困保障线发挥更大作用。7年来,共慰问困难职工12604人次,发放各种困难补助金480.58万元;向1446名职工子女发放了桃李奖和金秋助学奖43.38万元。四是展现“大爱”精神, 6564名职工群众向“512”地震灾区捐款52.73万元,千余名党员为干旱灾区捐款23.18万元。七年来,我们先后获“云南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云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马鹿塘坑十二区十九队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机修车间黑山竖井绞车组获“全国女职工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岗”、1800快速掘进队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袁发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杨明春获“云南省五一巾帼建功标兵”、钱归簸获“云南省十佳农民工”荣誉称号,22人获“云锡优秀职工”荣誉称号。

  和谐发展,老厂分矿不仅坚持好党建带工建,还坚持好党建带团建,7年来,该矿各级党组织不断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把团青工作纳入党组织的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管理,形成定期研究团青工作的机制,矿团委广泛开展“号、手、队、岗”活动,充分发挥了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矿团委荣获云南省“增强团员意识教育先进单位”、竹叶山坑攻关队被团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马鹿塘坑团总支被团省委授予“五四红旗团总支”、高志明获“云南省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和谐发展,坚持“依靠政府、建设队伍、主动工作”的思路,加强综合治理和护厂护矿工作,开通了“锡山110”、取缔了收购矿产品窝点、设立了三个警务室、组建了村民护矿队,为构建和谐老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广大保卫护矿队员忠于职守、不惧威胁、毫不退缩,与违法犯罪分子展开了坚决的斗争,用鲜血和忠诚捍卫了国家、企业和人民的利益。七年来,先后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控股公司‘四五’普法和‘二五’依法治矿”、“红河州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获“控股公司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7年来,该矿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规划、互为支撑、共同发展。针对各个时期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和形势任务教育、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党员、团员、保卫护矿人员中开展了“五个一流”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挖掘矿山文化的历史积淀,丰富发展矿山文化内涵,《锡山先锋》、《锡山飞歌》、《活跃在百丈井下的效能监察小分队》、《福地——地下300米》,宣传了先进模范、弘扬了矿山文化。竹叶山坑、马鹿塘坑坑庆盛典,展示了“人和竹秀”的人文情怀和民族文化和谐共融的“喜嘎拉”;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员工生活,展示了老厂人“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争第一”的精神风貌和励志向前的矿山文化,历经了深化改革的洗礼、资源不足的考验、金融危机的冲击,通过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凝聚战胜困难的力量、增强持续发展的信心,做到了人心不散、队伍不乱、精神不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7年来,老厂分矿始终坚持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群众的宗旨,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职工生活福利得到了新的改善。累计投入380万元,对矿区主要道路进行了改扩建,投入280万元对采空区、排碴场进行了地质环境治理和复垦,矿区环境进一步绿化美化。2009年,全矿在岗职工年均收入比2003年增长了178%;共在个旧城区集资建房217套、争取到保障性住房1502套、廉租房234套、修缮了大学生住房27间,70%以上的职工圆了“矿山工作,城市生活”的梦想。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