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业绩不好进行体罚,真的就会出现好业绩吗?
2011-03-01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杭州某软件公司去年对业务部下达了完成300万元的销售指标任务,完成指标的奖一辆捷达轿车,没完成指标的罚跑步或罚5000元。日前,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该公司业务部一位女主管接受了绕杭州城跑一圈的惩罚,同被“罚跑”的还有一男一女两位员工。三人在公司派来专人摄像的监视下,跑完了比马拉松还长的66.7公里。

  当下在一些企业流行这样一种理念:市场竞争是残酷的,要是不放下自己的尊严,不突破传统的耻辱感,就无法生存。所以,他们都希望并训练员工崇尚“丛林法则”。然而这看似有道理的逻辑,其实是现代企业文明的反动,是不合时代进步节拍的文化短视行为。

  企业凝聚形成向上的精神动力,需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可惜的是,不少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上步入了误区。像这家公司,把这样的体罚方式当成了激励员工的创举,恐怕就不是创建什么企业文化,而是一种畸形激励,是对员工人格的不尊重。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惩罚作用又有多大呢?开始受惩罚的人也许还有耻辱感,受罚的人多了,就成了习惯,其激励作用也就会越来越小。更严重的是,这种做法只能使企业内部人人自危,人情越来越淡,大家都患得患失,什么“同心同德”,什么“企业凝聚力”,恐怕都是奢谈!事实将会告诉这些企业,这种惩罚激励是不可能营造出良性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对企业的发展即使有一时之效,但绝不会长久,那些同样钟情于此类激励方式的企业,当引以为戒,莫再入歧途。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