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大学生就业要学会放长线
2011-03-10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春节回来后有两个现象很值得大家关注,一个是春节后很多地方陷入了用工荒,但另一边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看似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社会群体,两种截然不用的现象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出现部分大学毕业生月薪不及农民工的现象,惹来议论纷纷。

  这一轮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与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巨大、当年大学急速扩招带来毕业生激增有关。每每面对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因为某些不公平的用人环境而缺少机会的年轻人的故事时,我们都不免难过和愤懑,因为他们的就业状况如何,影响到的可能是一个家庭对未来的希望和生活幸福。

  但我们更愿意相信,大学生就业难,只是短时期的波动。

  近30年前,社会也曾出现过“脑体倒挂”现象,但后来的社会发展证明,接受过系统高等教育、掌握高技能的人群,很快就在就业市场和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占据了应有的位置。

  如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增加就业”放到改善民生的首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被继续“放在首位”。未来几年,大学生注定将成为扩大就业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而国家下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强化,也注定会让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用武之地。

  经历阵痛,不完全是坏事。这一轮的就业难,或许能让我们改变教育方式,调整人才观念,从唯文凭是高,变为“唯能力是举”。重视创新思维、扎实技能的培养,于个人,于国家发展,都大有裨益。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