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金融白领变身“流浪族”
2011-03-14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千百年来,房子的问题一直缠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现在高昂的房价让一般的工薪族根本就不敢想买房这件事, 光是每个月的房租都大呼有压力还怎么存钱支付首期和每月的贷款。北京有个白领因为房租普遍上涨,就想去了一个惊人的点子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

  29岁白领许单单因房租上涨,发微博求收留。截至目前,他已经接到60多人邀请,其中不乏女性,日期可以排满一年。

  房租涨了30%

  29岁的许单单目前在一家基金公司做互联网分析师。

  日前,许单单在微博上称,由于房租大涨,需要换一种有创意的方式解决居住问题。“所以我计划:后天起把房子退了,把行李放朋友家。每晚换一个朋友家客厅,和他喝点酒聊聊天,这样既解决了睡觉问题,还增加了和朋友们的接触、增进了感情。”

  许单单说,他之前在金融街某小区租了一个60多平方米的大开间。前几天房子到期,中介将原来5000元的房租提高到6500元,“涨了30%。”

  许单单开始寻找房子,但是周边小区租金都太高。在他生日的前一天晚上,中介又打电话催他尽快搬家,“我一气之下,就在微博上发了求收留的想法。”

  发邀请网友大多从未谋面

  当天晚上,就有四五十个人在微博上给他回复,“就说来我们这吧。”

  许单单介绍,四五十个人里,最多有五个是见过的,另外有六七个是在微博上互相关注的,其余三四十个人,是以前没有见过的也没有关注过的。“这些人中,有人要提供两个月,有人要提供几天,全部加起来已经一年了。”

  许单单说,其中有10个女网友的邀请,全是之前没见过的。

  林翠是这10个女网友之一。她说,与许单单不认识,在微博上看到这个人挺不错,希望能交个朋友,“我家是两室一厅,我准备让他睡沙发。”

  至于安全问题,林翠说,“觉得许单单是个正经人。而且我有男友跟我住在一起。邀请许单单,也是征得男友同意的。”

  今晚可能住女网友家

  3月8日,许单单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

  许单单从租房里搬出行李,把冬天的衣服和书籍放到了朋友家中,把春夏装放到公司衣柜。

  第一站是一位同行赵宇杰租住的酒店。

  “畅谈了两个半小时,宇杰是传媒分析师。从互联网到传媒到投资,谈得很深入。我们也算是第一次见面,但是由于之前微博交流过,一见如故。”第二天,许单单在微博上说。

  许单单说,“如果去别人家,我会带睡衣、洗面奶、牙刷、毛巾。”说完,他展示了铅笔盒大小的透明包。

  许单单特别声明说,不去别人家洗澡。“因为我觉得每个人对卫生的要求不一样。”每天下了班,去健身房洗澡,然后换一身衣服,到别人家里,就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3月9日,许单单来到第二站一家公司的会议室内。昨日,他住在另一家公司市场总监夏济家里。

  他说,今晚住哪还没定,不过有可能去一名女网友家里。

  每当想这事就够累大脑的,还得不停地联系、安排,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不过是挺有激情的一件事。网友“郝舒”

  以前有蹭饭的,现在有蹭房的了。网友“邓国坚”

\
 

  现场:会议室内摆上折叠床

  前晚9点,许单单如约来到“求收留”计划的第二站创新工场。

  邀请者是创新工场某项目的一名项目总监赵霏。

  两张折叠床,一床发黄的被褥,住在会议室。这就是赵霏为许单单准备的收留环境。

  初次见面两人没有寒暄,赵霏不多说话,带着许单单参观创新工场和他负责的项目。随后,赵霏去仓库取被褥。

  晚10点,赵霏从会议室的角落中取出两个折叠床,笨拙地开始铺床。不一会,赵霏的头上便满是汗珠。“我在家从来没铺过,不太会。”赵霏笑着说。

  对话:“30岁前不要循规蹈矩”

  对于炒作的质疑,许单单称“很怕被人误解”

  前晚9时,许单单结束健身,抵达了当晚住处创新工场会议室。他对场地表示满意,随后接受采访。

  新京报:你有没有想到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许单单:男生应该不存在被劫色的情况。其实我还是会问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你发现我答应的大部分人都是实名认证的人。我还没敢去别人的家里,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个过渡,比如第一个去酒店,第二个去公司,可能明天才可能去别人家。

  新京报:每天住不同的地方,会影响你工作吗?

  许单单:这个是我比较担心的。每天上班很紧张,我估计晚上也是很紧张。所以每周估计会有一天两天去住酒店,或持续住一个朋友家几天,不然可能崩溃。

  新京报:有网友留言说,你这叫行为艺术。

  许单单:我觉得算是,因为我觉得,在北京的人比其他城市的人孤独。我在深圳呆了三年,我在北京读了七年的书。在深圳,你十一点说中午吃个饭吧,大家一下就跑出来了,北京你要吃个饭,你要很早就预约,而且你轻易还懒得约人去吃饭。我就觉得,如果能够和一个朋友在家里面去坐坐聊聊天,可能一下就成了特别知心的朋友。

  新京报:听说有人质疑你在炒作?

  许单单:其实我很怕被人误解炒作。因为我是分析师。我说什么话,其实都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所以我在微博上其实都不敢乱说话的,不敢乱点评公司,所以我说话都很谨慎。

  新京报:打算坚持多久?

  许单单:至少会坚持一个月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常态。我就可以每周有两三天去别人家,去聊天、交朋友,另外三四天,就在自己家里过正常生活。我二十九岁,我想三十岁之前,日子不要过得那么循规蹈矩。

         不管许单单是不是炒作,但我们应该看到借住行为背后的意义——互助、友谊、理解和宽容等情感的展示。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