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厦门蚁族的艰辛生活
2011-03-18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高昂的房价已经让很多白领们望而却步,不敢想买房的事了。想着先老老实实地租房子住好了。不料,过完年回来房租也跟着闹腾上升。在厦门,有这样一批“蚁族”:他们或是工资不高而聚居的大学生,也可能是正为这座城市默默奉献的外来工。高房价面前,“蚁族”们可以熟视无睹,因为他们并不奢望在这座城市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大房子,而仅仅寄望住进房租不再那么昂贵的小房子。但在高房租面前,“蚁族”们却忧心忡忡,因为这看似几十元、几百元的房租上涨,却是在一点一点地蚕食他们原本并不高的工资收入。

  大学生“蚁族”:想住个小单间

  每当 《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旋律响起时,小陈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难受感,“在这座城市里,感觉自己不像是一只小鸟,更像一只蚂蚁”。

  每天傍晚,走出光鲜亮丽的写字楼,就像“蚂蚁”似的挤进人潮中,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苦旅程,然后躲到城市的某个角落静静地生活——— 今年24岁的小陈,毕业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现是厦门某传媒公司的一员,她说,用“蚁族”来形容她和她身边的很多同学,再合适不过了。

  毕业后,小陈如愿签约,工资是2600元/月,加提成后,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买房不敢奢想,但想起每月伸手就要的房租,真是沮丧!”小陈的单位在厦禾路一带,那一带的房租贵得离谱,在单位附近租房的想法并不现实,后来,她和另外三个朋友,合租住在前埔某小区的一套两居室,“去年租金还是1500元,现在要涨到1800元了。”加上水电、物业费,每月支出超过600元。

  “学生宿舍是4人一间,现在是两人一间。”小陈说,毕业后,住的还是宿舍。

  扣掉房租,加上交通费、伙食费、日常开支等,小陈说,自己去年工作以来,省吃俭用,每月顶多剩下1000元。

  现在,小陈最怕接到父母劝她回家工作的电话。“其实,父母不希望我留在大城市,就是怕我苦。”每次面对父母“辛苦了,就回来吧!”的召唤,天性活泼开朗的小陈,总是这样安慰自己:自己只是去年数万名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中的普通一员,相比一些仍为找工作烦恼的“蚁族”,自己算是幸运的;她也总是期待,有朝一日 “蚁族”一定可以住进更舒适的房子,更幸福地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

  外来工“蚁族”:想给成年儿子一独立小屋

  两张“上下床”,一张小方桌,再加一个小厨房、小卫生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被塞得密密麻麻——— 在林后的一出租房里,来自泉州的吴女士一家(丈夫以及正在读初中的儿子),已在这一只有十余平方米的小窝住了近5年。

  年过四旬的吴女士,现在在一家小企业的食堂当厨师,月收入在1800元;她的丈夫在岛外一物流公司当搬运工,月收入也在2000元左右。

  “去年这时候,房租还是220元/月,现在,涨到300元了。”虽然每月只有80元的涨幅,但在吴女士看来,涨价幅度接近四成。夫妇俩现在每天早出晚归,每月毛收入不到4000元,扣除生活费,一个月也就剩下1000多元。

  事实上,这几年来,有一个烦心事一直困扰着吴女士:儿子从小学开始就和父母同窝在这小房间里,现在一天天长大并接近成年,一家三口挤在这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子,已是拥挤不堪,“下班后想看电视放松一下,怕影响他学习;有邻居、客人来坐坐了,很尴尬,又不好意思赶人家走”。

  为此,自从儿子进入初中后,吴女士和丈夫一直在考虑,得给快成年的儿子单独租一小间。

  “前年没实现,现在多租一间,就得多支出300元。”一心盼着多攒点钱供儿子读大学的吴女士,还是舍不得多花这300元。她说,现在辛辛苦苦工作,每个月就剩个1000多元,再多支付300元的房租,就真是所剩无几了。

  对于未来,吴女士说,一家在厦门打拼,就是希望儿子有个“出头日”,所以即使再苦再累,暂时也不会离开厦门。

  “如果有公租房,也不指望能两室一厅,就想房子大一点,将来用隔板将房间一分为二,给儿子一个独立的小空间。”吴女士笑着说。

  公租房样本:走出铁皮屋,住进小两房

  旧 的 铁 皮 屋 ,受潮发霉的墙,老鼠到处乱跑……39岁的张志菊昨天告诉导报记者,她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们能脱离又破又旧的宿舍,住进保障性租赁房。

  高林居住区38号1112室,张志菊和丈夫把家装扮得非常温馨。她最得意的,是贴了墙纸的电视机墙,上面有一朵朵盛开的花儿。这让她想起破旧的宿舍。

  张志菊一家原先住的集体宿舍位于钟宅社区。“屋顶是铁皮,一到刮风下雨,哗啦啦响。”她说。

  宿舍墙壁因为长期受潮发霉,产生了块块斑点。张志菊说,她用女儿的油画笔,蘸点颜色,把墙涂得花里胡哨,让客人不易辨认。

  住进高林居住区那天晚上,张志菊记得,他们一家人躺在一张大床上,激动得难以入眠,11楼、60平方米的两房,一个月的租金只要304元——— 保障性租赁房的租金有三个档次,一档为政府支付90%租金,个人支付10%,二档为个人支付20%,三档为个人支付30%。

  “外面租不到这么好、这么便宜的房子。”张志菊说。

  租金调查:房租还将面临新一轮上涨

  48岁的黄文奴住在马垅菜市场附近。3月刚过了一半,他就听到风声,从4月1日起,房租要再涨50元。

  50元,对于当保安的黄文奴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黄文奴细数,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第三次房租上涨。他们夫妻俩租住的15平方米房间,原租金330元,去年下半年先是涨到350元,仅隔一个月又涨到380元,4月份以后,将会是430元。

  不只是马垅,岛内聚居着大量“蚁族”般外来工的城中村,都面临新一轮房租上涨压力。

  导报记者调查发现,机场、枋湖、围里、高林、林后等地,房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少则30元,多则50元乃至上百元。而从去年到今年,这些区域的房租涨幅在20%-30%之间。

  相比城乡结合部的房租上涨,对于一些收入较低的白领,他们承租得起的房子,上涨势头并未刹住。

  “银行取消部分按揭贷款利息优惠,有的房东,一个月得多支付100多元的贷款。”前埔一二手房中介的胡经理表示,多数的房东,将这部分压力直接转嫁给租房者。

  在前埔,原本小两房的租金约为1500元/月,但现在普遍涨到1800元/月。

  此外,一套房子动辄开价百万,在很多房东看来,房价如此上涨,房租同比上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另一中介的负责人则表示,原来,过完年一个月可以出租十几套房子,现在一个月也就三四套,“主要是房源太少了”。

  “蚁族”呼声:如果有公租房,那太好了!

  “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涨得这么高,压力越来越大了。”黄文奴十分无奈 ,喊出“蚁族”心声。

  相比之下,工资只能算微涨。黄文奴给导报记者算了笔账,今年3月份,他加薪200元,其中,房租涨了100元,另100元,还不够物价上涨增加的费用,算来算去还是亏本。而在导报记者采访中,一些外来工反映,他们工资未涨。

  涨租带来的是不安全感。“要租就租,不租拉倒。”住在前埔的43岁家政服务工周文萍说,房东每次涨租都会加上这么一句话,但他们住了四五年,东西多,不好搬,只好同意。

  “什么时候能申请公共租赁房?”一位外来工听说公租房,情绪一下子变得很激动,“如果我们外来工也能申请,那就好了。”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