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立白等日化巨头下月齐齐涨价
2011-03-23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继年初护肤品和化妆品提价后,多个日化品牌再次集体酝酿涨价,将掀起近三年来日化行业最大规模的涨价潮。不知道大家平时洗发水、洗洁精用的是不是宝洁和立白的产品,如果是,小编要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下月初开始,市民购买洗涤类日化用品要多掏腰包了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将对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涤类日化用品集体涨价,涨幅为5%~15%。目前我市众多大型超市和商场已接到了厂方通知。”

  下月集体调价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重百、永辉、中百仓储、家乐福等市内大型连锁超市和部分批发商获悉,日化用品将陆续涨价,包括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香皂、沐浴露、洗发水等,涉及大多知名品牌。

  在重百超市解放碑店,各种品牌的日用品目前的价格还没有上调。超市营业员称,这些价格从去年执行到现在,一直未作过任何调整。这种情况在重庆晚报记者在观音桥大融城重百超市、观音桥世纪新都超市、新世纪解放碑超市店、永辉超市较场口店、中百仓储南岸区万寿路店等卖场得到了证实。

  不少卖场表示,虽然现在价格没有调整,但他们已经接到了有关厂家的涨价通知。重百、中百仓储、永辉、家乐福等超市有关负责人证实,已接到了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等多个生产商的涨价通知,有的是口头,有的是书面,涉及飘柔、力士、夏士莲、澳雪、立白、樱雪、六神、雕牌等大部分洗涤类日化品牌。

  涨幅为5%~15%

  据悉,目前在中国的洗涤用品市场,宝洁、联合利华、立白和纳爱斯四大巨头,几乎占据了全国八成以上的市场。据市内各大卖场相关负责人透露,按生产商通知,此次涨价幅度达到了5%~10%,调价从下月初开始。

  这几大品牌的集体涨价,会不会影响销售?

  解放碑一大型超市营业员给重庆晚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纳爱斯的雕牌洗衣粉2600g的售价从16.5元/袋涨至18.5元,超能洗衣皂260g的单价从4.7元涨至5.4元,立白金桔洗洁精1.5公斤的单价从10.2元涨至11.5元,这三个品种,一般买一种一个3口之家至少可以用一个月,涨价后,一个月一共才多支出4元,对生活开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对洗涤用品涨价潮,一些市民也表示影响不大。家住渝中区临江门怡景大厦B栋的姚远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我前两天就从在超市工作的亲戚处得知日化用品涨价的消息,尽管涨了,也多花不了多少钱。”他说,自己一家5口,买一瓶400ml的洗发水,至少要用三个月,买一袋1550g的洗衣粉,也至少要用一个月,不会影响生活。

  原料价格上涨

  四大洗涤用品巨头为什么在同一时间一起涨价?面对重庆晚报记者的这个问题,各大生产商避而不谈。不过,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原料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

  针对本次涨价,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对媒体称:“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100美元,洗涤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价格已涨了六成,塑料包装也涨了六七成,肥皂等产品要用的植物油价格也涨了五成以上。无机类原料涨幅在40%到50%。”国内油价上涨还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另外,今年外资企业都要享受国民待遇,税收增加了两项,以洗发水为例,增加了1.2%左右的税率。

  曾锡文说,这些都直接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不过,日化行业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如果我们涨价了,竞争对手却没有跟进,那惨的肯定是我们。因此,我们此次的平均涨幅没有超过10%。而且未来也不排除成本继续上涨而导致我们继续涨价。我们不是第一家涨的,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许晓东也曾向媒体表示,具体的产品涨价情况他不太清楚,但是原因肯定是原料价格上涨。

  是巧合还是密谋

  日化巨头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同时下发调价通知书,而涨价的时间也都在4月前后。据悉,目前在中国的洗涤用品市场,宝洁、联合利华、立白和纳爱斯四大巨头,几乎占据了全国八成以上的市场。此前由于竞争激烈,大家都按兵不动,此次却集体提价,联想起本月西班牙给宝洁、欧莱雅等八家企业因涉嫌垄断而开出的5000万欧元的巨额罚单事件,多少让消费者对此次的集体涨价心存怀疑。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巨头们的密谋?

  日化专家冯建军表示,应该是巧合,或者说是一家涨了之后,其他企业选择跟进,但是密谋之说不大可能。“尤其是宝洁和联合利华,这两家中国市场上的死对头更不可能。”冯建军称。他还表示,日化企业其实有很多种办法来化解涨价,其中很有用的办法就是推出新品,但是现在大家都选择涨价,说明对于成本压力的容忍已达到极限。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