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民工对生活的乐观范
“我俩刚刚在县上买了婚房,经济上有些紧。”金小红说。为了省些开支,他们这次几乎把家都搬到库尔勒去,锅碗瓢盆都带上了。“希望这次去能多学点手艺,到啥时候靠自己双手吃饭都好。”半天一言不发的罗序广憨笑着说。
这对来自重庆黔江的“80后”小夫妻罗序广和金小红席地而坐,看着身边大大小小的行李,悠闲地嗑着瓜子。时钟刚刚指向4点,距离他们的发车时间还有6个小时。他们的目的地是遥远的库尔勒,而春节前,小两口还在深圳一家服装厂打工。和腼腆的丈夫相比,金小红活泼许多,喜欢上网聊天的她这次是硬“拉着”丈夫去库尔勒。因为熟人介绍,在那里,他俩可以比在深圳时每月多收入1000多元。
正值春运高峰,应急候车区里多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群中,来自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镇的谢家兴显得很时尚:格子衬衫外套着夹克衫,梳着时兴的发型,手里还拿着一瓶快餐厅的饮料。21岁的他看上去更像是一名即将返校的大学生。4年前从当地一家技校数控专业毕业后,谢家兴已辗转北京、西双版纳、东莞多地,此行将和老乡同去常州的一家自行车厂打工。
“那边开出的工资是2700多元。”谢家兴说。作为父母的独子,家人希望他在商洛或西安工作。但他认为,趁年轻,应该在外面多长点见识,“过几年还是要回来的,毕竟不能把父母扔在家里。”
18岁的甘肃省清水县草川乡青年闫斌第一次外出务工的地点就选择在上海。谈及上海,他既忐忑又兴奋。与长辈更加看重薪资待遇不同,闫斌希望找到一份可以签合同、交三金的工作。“我希望在正规的厂里长期干,工作最好轻松一点,但更重要的是学到本事。”闫斌说。
在应急候车区的另一端,19岁的河南安阳人焦军朝正在和刚刚认识的几个“80后”农民工一起打扑克。与记者交谈时,他把手机调到音乐模式,放着他最喜欢的歌——王力宏的《心跳》。
已经在兰州从事装潢工作两年多的焦军朝此次的目的地是辽宁沈阳,在那里,他将和姐姐“好好做一番事情”。在他眼里,给别人打工绝非长远之计,“男孩子还是要自己做主”。尽管如此,他仍然坦言自己目前还没有独立门户的实力。说到这里,焦军朝眼睛放光:“有希望,就会有收获,我会坚持下去。”
说话间,天色渐晚,一些年轻的农民工起身走向火车站,开始踏上行程。
上一篇:高薪诱饵骗走美少女当坐台小姐
下一篇:打工妹的求职之路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