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硝烟的职场死亡
最近如何抗压力、防过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缘于一则“四大”年轻女硕士“过劳死”的新闻引发了大家对现代人的工作强度和健康状况的热议。
悲剧,正在不断发生
“普华永道美女硕士”名叫潘洁,是上海交大刚毕业不久的女硕士,于4月10日不幸逝世,年仅25岁。
据潘洁父母介绍,潘洁是他们的独生女儿,从小就非常优秀。2003年顺利考入交大,2006年去新加坡交流学习,其后又在日本和德国拿到双硕士。2010年10月,潘洁被普华永道公司录取,从事审计。父母原以为一家人的美好生活就此开始,不料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噩梦。“进入普华永道之后,她就一直在不停地加班。”潘妈妈回忆,今年1月份开始,女儿接手一个年报项目,经常很晚回家。到2月份,加班的时间更长,每天都要半夜才到家。进入3月,每天到家就是凌晨。
这一事件还没淡出人们的视野,上海又有一位27岁的男性白领周余,于4月13日下午猝死家中。
周余生前是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金桥区域巨峰路证大分行经理。据介绍,他经常加班,每个月业务都做到区域的前3名。4月13日,在家休息的周余被家人发现情况不佳,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医院初步判定为猝死,家属一致认定其为“过劳死”。
过劳,就是追逐死亡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曾说,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
可以说,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一道理,但具体选择,又是另外一码事。
在广州珠江新城高德置地广场,这里白天打的很不容易,但晚上总会有很多的士熄火待客,因为的哥们都知道,这里有个“最喜欢加班”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广州地铁晚上9时以后的车厢里,经常都有睡过站的白领;在很多团购网里,腰颈按摩推拿永远都是最受欢迎的团购活动之一;不少医院的正骨科,超过三成的患者都是看电脑看歪脖子、坐办公室坐坏腰的白领一族。
加班已经成为职场人士家常便饭。一项由新民晚报与智联招聘联合发起的白领加班调查显示,93.24%的上海白领加过班;除节假日外,工作日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饭,69.6%的白领有过这种经历;35.1%的受访白领每周累计加班超过10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工作日的加班时间在2小时以上。
北京慈铭体检中心、北京亿康体检中心等5家体检中心的测试结果表明,白领中过度疲劳者均在六成以上。大部分过度疲劳的人,都集中在25岁至30岁的IT和媒体从业者。
对此,有人曾写下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
“你要买车、你要供房、你要出国读EMBA、你要打败竞争对手、你要事业成功的一切标志。
你熬夜、你加班、你陪客户吃饭、你陪领导暴饮,还不到30岁,你已经有了将军肚,你开始脱发早秃。你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你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你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你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你知道其实这种状况很不好,可你一直想挺过去,想等事业有一个阶段,你天天幻想休假去世外桃源,去香格里拉,去好好修整一下。然而,那一天不知何时能够到来。最可怕的是,这一天可能永远无法到来…”
前程无忧有项调查结果显示:近8成职场人愿拿自由换高薪,接受调查的大多数网友都愿意“为钱折腰”。一位网友在接受调查时这无奈地说:“看看现在的房价、物价,如果要在城市中生存,挣扎中的职场人还可以拿什么做交换?除了我们仅有的青春、健康、自由。”
如何预防“过劳死”?
预防“过劳死”,法律更是“抢救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过劳死”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并拟定相应的诊断标准。日本从1994年开始对“过劳死”给予法律干预。欧美一些国家也曾制定相关规定:如果员工身故原因被认定为“过劳死”,可以据此对雇主追责。其中,员工承受的工作强度、入职之前的身体状态、加班劳累之后的身体状态等,都可以作为判断是否“过劳死”的标准。
不过,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还没有“过劳死”的概念,近似的只有“工伤”。为此,很多社会学家呼吁,一方面,劳动监察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加大对“超时加班”的监管和控制。另一方面,完善相关立法,尤其是界定“过劳”现象和劳动定员定额基准的立法。劳动定员定额基准加上工时基准、工资基准,以此来保障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下一篇:隐藏违规企业名称真的能和谐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