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15万名外来工子女在这里入学
2011-05-13作者:未知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伴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福建省晋江市。作为一个县级市,全市有流动人口约100万,占泉州市流动人口总量的一半、全省的四分之一。这些流动人口在给晋江发展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单位,晋江市有关部门探索“多证合一、多举并重、多位一体、多方保障”的管理模式,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打造成“综治新品牌”。

  来自四川的刘香玲到晋江市打工已有10个年头了,说着一口流利的闽南语,她住着公司提供的房子,在晋江考了驾照,公司为她办了医保和社保,儿子不用交择校费就进了一家条件不错的公立幼儿园。今年4月底,刘香玲还成为第一批拿到居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

  “我就是一个真正的晋江人了。”刘香玲高兴地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晋江市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流动人口享受到了“市民待遇”。“不让一名来晋江务工人员的子女上不了学;不让一名来晋江务工人员因恶意欠薪领不到工资;不让一名来晋江务工人员维不了权。我们对外来务工人员作出"三不"承诺。”晋江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蔡水利介绍说,目前晋江市已确定258所来晋江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定点学校,接纳了约15万名外来工子女入学,并为四川、重庆、安徽、江西户籍学生开设了独立高中教学班,保证他们在义务教育后,能接受与所属省份高考对接的普通高中教育。

  此外,晋江市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流动人口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6万余人,占全市参保人数的60%以上。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在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5个镇街启动外来工廉租住房项目,在建建筑面积26.34万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可提供廉租房4575套。

  公正、快捷、高效地解决欠薪等劳动纠纷,兑现“不让一个外来工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的承诺,事关大局。2008年3月,晋江法院在用工最多的陈埭镇成立了专门的劳动争议法庭暨职工维权中心,并在法庭设立“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窗口,由当地政府、法庭、劳务站、司法所、工会、商会、工商和公安等部门联合办公,实现部门间的联动、互动,快速、公正调解和解决劳动纠纷。

  记者在晋江劳动争议法庭大厅看到,7个立案窗口都设有便民台和“诉讼引导员”,大厅内摆放着19种类别的维权、诉讼指南供当事人免费取阅;大厅电子屏幕滚动播放“诉讼指引”专题片,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诉讼提供全程指导。

  陈埭法庭庭长蔡佳民给记者讲了一个案例:今年春节前夕,陈埭镇一家鞋业公司的老板陈某由于经营不善负债外逃。126名工人3个多月的50余万元工资被拖欠,情绪激动的工人们集体到市政府、镇政府上访。

  接到情况通报后,劳动争议法庭迅速采取行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时介入,依法作出劳动仲裁并提请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公安机关及时到纠纷现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法院与陈埭镇工会耐心、细致地做工人们的思想工作,稳定工人情绪,同时依法进行诉前保全,查封、扣押了该公司的机器设备和企业主陈某的一套商品房。

  鉴于陈某已外逃,若采取拍卖公司财产的做法,时间耗费长且不能快速解决纠纷。法庭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在陈埭镇政府的见证下,由工人们联系买主变卖查封的机器设备,筹得20万元用于偿还工资,余款由陈埭镇政府先行垫付,工人们将工资债权转让给政府,由政府取得所拖欠工人工资的追偿权。经过多方共同努力,这起劳动报酬纠纷案件短短几天就得到圆满解决。

  据统计,晋江劳动争议法庭成立至今,已为当地5000多名务工人员及时追回欠薪近3000万元,调处劳动争议案件500余件。

  通过探索租赁房屋“旅馆式”服务管理新模式,晋江市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公安机关的出租房屋管理难题。所谓“旅馆式”服务管理,就是以村(社区)为单位,把每个村(社区)作为一个“旅馆”,把每个村(社区)的租房服务管理站作为“旅馆总台”,把每户出租房作为一间“客房”,统一为每户租房编订一个租房门牌号即“客房号”,落实村干部、驻村(社区)民警、租房协管员、租房业主或委托代理人等的管理责任,及时更新租房及承租人员信息,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

  阳光社区是“旅馆式”服务试点社区之一,记者近日在这里看到,借助清晰准确的航拍地图,阳光社区将出租房分为重点户、一般户、放心户进行管理,及时落实出租人和承租人的责任,定期走访,即时了解滚动租房信息。此外,该社区还投入100多万元安装了98个监控探头,组建巡逻队对辖区内的大街小巷实行24小时监控巡逻,有效减少了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案件。

  经过几个月的试点工作,晋江市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应用成效逐步显现,刑事发案率明显下降,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进一步提升,全市共查破各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案件169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5名。从今年2月起,福建省公安厅将这一做法作为“晋江经验”向全省推广。

  图为民警指导房东录入承租人信息。

  以创新精神突破流动人口管理“瓶颈”

  点评

  近百万流动人口为晋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成分复杂、流动频繁的特点,也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近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围绕建设“平安晋江”工作目标,不断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形成“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均等服务”工作理念,推动流动人口享有公共服务“市民待遇”;二是完善维权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多方联动、便捷高效”的流动人口维权机制,营造稳定和谐的劳动力环境;三是科学有效管理,建设“实时动态、覆盖全面、有效监管”的出租私房和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下一步,晋江市委、市政府将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居住证”管理制度;推动流动人口享有更广泛“市民待遇”,实行流动人口“村企自管”和信息采集社会化管理模式;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为流动人口生产生活以及经商创业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为推动晋江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